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外行犹如佛子寂天尊

内如自在成就夏瓦惹

密为痛苦自解圣观音

华智仁波切足下顶礼

恭摘自《大圆满前行》

释慧利法师宣讲(第二十五六讲)

帕单巴尊者这样讲: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常的定解,最开始可作为步入正法的因,中间可作为精进的鞭子,最终也能获得光明法身。

修行的初善、中善、后善都离不开无常观。最开始因为无常,才知道死是必然,死期无定,死时唯有正法才能饶益自己,通过无常趋入修行正法;中间知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而精进修行;正如印祖般,面对一个大大的“死”字来作为精进的鞭子;最后能获得光明的法身,息灭无常,获得常乐我净的法身。

从反面而言,如果相续中无法生起不加改造的无常观,仅是在表面上求求法、修修法,那么最后就会沦为佛法的法油子。莲师云:最怕摄受法油子的弟子。佛油子是老油条,法油再怎么炸,法都无法融入心。我们一定要励力地生起不可改造的无常观!

所谓不加改造的无常观,就是面对任何所缘境,无间就能忆起无常,像现在修这个法,是今生最后一次修,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通过闻思,定解一切都是无常的,轮回一切都没意义。地位、财富、名声,别人侮辱诽谤等,都没有实在的意义。面对这个虚幻的世界,毫不执着。

不要认为无常是简单、基础修法,通过无常也能进入大圆满的正行,乃至获得大圆满的境界,在愣然、明然、一无所谓的状态中安住。

“谁具广闻我慢高,修行好者积财宝。”哪有一个广闻博学的人贡高我慢呢?法入内心的人,都能放低自己,知道“众生都是佛菩萨,唯我是凡夫”。

哪有见修行非常好的人积累财富呢?积累世间财富,就是没有无常观引起的,也是没有出离心的表现。

“谁依静处多散乱,谁离故乡无羞愧,彼为形象修法者。”

由于没有产生对无常的定解,即使依止寂静的地方也是心识散乱,即使能够抛家离舍出家为僧,也是邪命养活,无惭无愧。

缺乏无常观,导致形象上修法,相续与法,犹如石头浸水。

“彼等喜爱造恶业,虽已见到他人死,然却不知自将亡。”

对无常没有定解的人,喜欢攀缘世间八法,造作恶业。虽然见到周围有人死亡,浑然不知,这是阎罗王寄来的预死亡通知书。

“此等一切诸过患,皆由未修无常致。”帕单巴尊者的这些教言已经非常直接告诉我们,因为没有修无常,导致表面上广闻博学,我慢贡高;表面修行,却喜欢积累世间财富;虽然依止寂静地,心识散乱;虽然出家,但邪命养活。

常执是死亡的麻醉剂,是堕地狱的催化剂。不论是出家人、在家人,无常没有修好的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修行人;反过来说无常观修得好,修什么法都会成就。

古人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该做的善事当天一定要做,不要留到明日,这是修行的窍诀。越欠的作业越多,多到后面没能力做,干脆就放弃,这是修行失败的关键。

华智仁波切写了一个结束偈:无常现前反而执常有,老年到来反而以为幼,我与如我邪念诸有情,相续生起无常祈加持。

现在我们进入《大圆满前行》共同加行的第三个,认识:轮回过患。

了达轮回诸事无实义,唯以大悲利益诸有情,不贪有寂依教行大乘,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华智仁波切在每个引导文前,都顶礼自己的大恩上师,大恩上师了达轮回诸事毫无实义,唯以大慈大悲的心利益有情。不贪图三有的享受,不贪图寂灭的享受。三有是有漏的享受;寂灭是无漏的享受。不住轮涅两边,依教奉行,悲悯众生,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在这样无等上师莲足下,华智仁波切带领我们恭敬顶礼。

偈颂告诉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要知道轮回诸事毫无实义,唯一有意义的事就是发起大悲心利益有情。不贪轮涅两边,“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轮回过患分为二个科判: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

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宗喀巴大师云:“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通过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从而断除对今生的执着;通过因果不虚,轮回过患,来断除后世的执着。

作为一名真实的佛子,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求解脱,成就佛果。我们应该时不时扪心自问,修行是为了今生,还是后世。很多人修行并不想解脱,围绕的目的就是今生和后世。“贪今非教徒,贪世非出离。”贪着今生就不是一个佛教徒了,贪着后世也说明没有真实的出离心。

谈到轮回的过患,一定要相信前生后世。关于前世后世之说,不仅仅是佛教一说。其实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世界各大宗教中,哪怕民间都有说法。比如,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梨俱吠陀》一书中,已暗示人死后有灵*的归处;后来的《奥义书》、《薄伽梵歌》中,都记载着纯熟的轮回思想。在西方国家,古希腊对灵*也做了积极的研究。柏拉图就提出:人死后依照生前所作善恶,转生为人或其他生物。

《论语》中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明确提出:“敬*神而远之。”一方面承认有*神,可见,孔子是承认有轮回的。

《大智度论》:“业力故轮转,生死海中回。”何时没有熄灭造业,何时就轮回流转。

按照佛经的教言,轮回,就像陶师手中的轮盘一直在运转。像现在工厂的自动生产线一样,能够一直生产各种产品。轮回就像水车一直不停地流转,轮回就像瓶中的蜜蜂一样,活动范围早被界定。

《观佛三昧经》:“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佛说无常经》:“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入中论》云:“如水车转无自在。”《法句经》云:“舍身复受身,如轮转著地。”《心地观经》:“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佛本行集经》云:“众生流转烦恼海,犹如蜂在竹孔间。”

众生流转在轮回苦海,咎由自取,完全是烦恼造就的,由烦恼驱使造作非福业、一般善业、不动业。非福业投生三恶道,一般福业投生欲界,不动业投生在色界和无色界。《妙法莲华经》云: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