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年12月28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正式公布。恒瑞医药自主原研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成功进入医保目录,用于晚期肺癌、肝癌、食管癌和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这意味着,卡瑞利珠单抗目前已有的四大适应症全部被纳入医保,卡瑞利珠单抗成为目前唯一可供肺癌、肝癌、食管癌患者享受医保报销*策的PD-1单抗。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人民健康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多项利好*策。民族制药企业也在这一形势下抓住机遇,创新研发出多个创新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肝癌、食管癌等不同瘤种取得了诸多进步。

近日,本医院程颖教授接受专访,分享卡瑞利珠单抗进医保的意义,介绍SCLC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就民族制药企业的发展规划等话题发表独到看法。

专家简介

程颖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医院*委书记

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

医院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主任

吉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肿瘤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肺癌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肿瘤专业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组成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肿瘤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

Q:卡瑞利珠单抗四大适应症均被纳入新一轮医保报销范畴,同时,卡瑞利珠单抗也成为肺癌领域唯一被纳入医保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您认为卡瑞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肺癌适应症被纳入医保,对我国肺癌患者具有哪些实际意义?

程颖教授:在我国,肺癌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78.7万例,死亡人数63.1万例,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其中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5%左右,一半的患者诊断时就处于疾病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5%,如何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肺癌领域专家一直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化疗药物的迭代更新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存状态,但获益十分有限。近些年,靶向治疗显著改善了伴有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状态,但是无基因突变的患者生存现状却仍不能令人满意。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史上又一次革命,让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也看到了长期生存的曙光。免疫单药二线治疗的5年OS率达16%左右,一线单药治疗PD-L1高表达人群,三分之一的患者可生存5年以上。免疫治疗让部分患者能够得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帕博利珠单抗是首个在我国获批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免疫药物,由于价格昂贵导致很多患者不能承担药物的费用,医院,免疫治疗并没有在临床广泛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是民族药企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国产PD-1抑制剂,一项III期的CameL研究证实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状态,卡瑞利珠单抗也成为第一个获批肺癌适应症的国产PD-1抑制剂,并且写进了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为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一线治疗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新药的需求,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去年年底我国对医保目录药品进行了调整,并于今年的3月份开始实施。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肺癌的适应症此次被纳入医保,而且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这将有利于减轻肺癌患者对进口药物的依赖,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免疫治疗真正落地,让患者亟需的免疫药物触手可及,让更多的晚期NSCL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助力晚期NSCLC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

Q:不仅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近两年也有突破性进展。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结果。您作为我国小细胞肺癌领*人物,请您评价该研究结果。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领域的未来趋势将是怎样的?

程颖教授:SCLC是一种侵袭性高、预后极差的肺癌类型,治疗举步维艰,如何改善SCLC患者的生存状态一直是十分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个瘤种中展现了强大的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目光转移到SCLC,免疫治疗也成为SCLC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药物安罗替尼获批SCLC适应症,并进入医保目录,引领了小分子多靶点药物在SCLC的研究热潮。

PASSION研究是一项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研究,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剂量探索阶段,分为3个队列,以1:1:1的比例分别接受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mg,qd)、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mg,qd,用药5天,停药2天)和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mg,qd,用药7天,停药7天),卡瑞利珠单抗为固定剂量mg,每两周一次,每组入组6例患者;根据第一阶段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第二阶段在每日口服阿帕替尼队列将病例扩展至47例。研究结果显示,总体的ORR为33.9%,敏感复发和耐药复发患者的ORR分别为35.0%和33.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6个月,OS为8.4个月。在安全性方面,≥3级的AE发生率为72.9%,8.5%的患者导致治疗停药,总体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SCLC的特点是初始治疗缓解率高,但绝大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复发,而复发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免疫治疗的二线研究中,与拓扑替康对比,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没有显示生存获益。虽然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之前获批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SCLC的适应症,但是由于没有满足加速批准新药上市后的评价要求,这两个免疫药物治疗SCLC的适应症先后被撤回。新型化疗药物鲁比卡丁二线治疗SCLC的II期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但是在III期研究中却意外折戟,这为复发型SCLC的治疗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PASSION研究应用的是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在NSCLC、肝癌等其他瘤种中这种联合治疗策略显示了协同作用,在SCLC二线治疗的ORR也要高于历史对照免疫单药治疗的数据。纳武利尤单抗单药二线治疗的中国人群ORR为20%左右,而联合治疗的ORR达到了34%,且不论是敏感复发还是耐药复发,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这种联合策略为SCLC二线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也为正在进行的一线免疫联合抗血管及化疗的III期研究增强了信心。

SCLC免疫治疗的道路注定会十分艰难,必将在曲折中前行,鉴于SCLC特殊的疾病性质和肿瘤微环境,联合治疗策略可能是SCLC免疫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已经改善了广泛期SCLC的生存状态,但数据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目前多种免疫联合治疗的策略仍在探索,包括免疫+化疗+新型靶点TIGIT抑制剂,个体化疫苗,抗血管生成治疗+化疗,与新型化疗药物的联合;靶向DLL3/CD3的双特异性抗体以及靶向TGF-β和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未来,还需要对SCLC的分子分型和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分子分型采用免疫治疗策略,根据分子分型构建SCLC未来免疫治疗的新格局。

Q:卡瑞利珠单抗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体现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进步和实力。您如何评价恒瑞医药等中国药企近几年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探索与成绩?未来,中国创新药物研发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努力?

程颖教授:近年来,随着医疗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医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这为新药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许多国外优秀科研人员回国积极参与产品的研发,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策促进创新药物研发,加快新药研发速度,中国创新药企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多家药企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如国产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已经在黑色素瘤、NSCLC、霍奇金淋巴瘤、肝癌、食管癌、尿路上皮癌、鼻咽癌等多个瘤种获批;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药物呋喹替尼、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索凡替尼分别在结直肠癌、胃癌、NSCLC、SCLC、软组织肉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癌种获批;分子靶向药物EGFR抑制剂阿美替尼、ALK抑制剂恩沙替尼、HER2抑制剂吡咯替尼、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奥布替尼等药物也分别在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多个瘤种获批使用;此外,多个新型的免疫靶点药物如针对TIGIT、OX40、TGF-β、IL-1β等靶点抑制剂以及双克隆抗体等均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国产抗肿瘤新药在近些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多个瘤种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研究成果也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多家企业的原研新药获批上市并写进指南,打破了抗肿瘤新药被国外垄断的壁垒,我国自主创新药物迈向了新纪元。

在取得成功和进步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民族药企和国外知名药企在创新研发层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民族药企在新药研发领域起步较晚,在药物结构设计上多仿照国外药物;在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上,自身原创的研究设计能力仍然存在不足,导致临床研究设计缺乏创新性;在药物研发策略上,多是进行热门靶点的跟随性研究,缺乏真正的自主原创;此外,大部分民族原研药物的临床研究都仅在国内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得对较少,来自于国际同行的认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未来,我国药企在新药研发层面和基础研究层面需要科学家实行源头创新,发现新的通路和靶点,在临床研究层面设计上需要临床专家和国际接轨,从传统临床研究设计向创新设计转变,同时,新药研发还需要*府层面的大力支持,需要企业与专家学者们的精诚协作,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才能够推进民族原研药物走向世界,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dl/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