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

今天早晨,华贵人寿官微推出了一篇文章:

虽然知道今天愚人节,也自诩保险认知不算浅,而且也早过了30岁(!!!),可在强烈好奇心地驱使下,还是点开了。

文章的前两段,一本正经地讲产品形态,我竟然真地入戏了,还看得津津有味。可到Part3,话锋一转——“这款产品,并不存在”!心态直接崩了我去,居然被堂堂官微开了个玩笑!

不过华贵官微“开玩笑”也不是第一次了。追热点方面他们家不说业内数一数二,放到自媒体圈估计也不带输的。思路清奇,自愧不如。

顺着划到评论区,文章发出才不到半小时已经4.1万阅读量,而且看得出评论区几乎都是中招的。不过显然大家都十分善意,被逗乐了反吐槽一下小编调皮,一派欢乐祥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也顺手把这帖子转给了好些个朋友。

(没有任何贬老七家的意思,高抬贵手)

每次转发后,会再顺手点进去看看评论。

从挂评论速度看,小编这不就一直在后台盯着呢么!毕竟是前新媒体从业者,那一刻我似乎能看到屏幕背后的ta笑得有多开心。一篇作品,恰逢其时,愚了大家,无伤大雅,末了还不忘做了保险科普,连本来冰冷的保险原理都变得亲切了。

手动转发的我也乐了,更乐于分享这份快乐。

可到下午,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还是来了:

是,你没看错,一篇堪称追热点的模板,被毙了。

不知道从8点到下午2点的6小时里经历了什么,但我几乎可以肯定此刻的小编心情一如吃土。如此满意的作品被删稿,何异于脸被按在地上摩擦?

事情到这步吧倒也还好,毕竟在这行日子也不短了,那小编想必也曾历风雨。真正让我“三观碎一地”的,是一个多小时前刷到的这篇文章:

作者是前辈,名字匿了。不过通篇下来,倒真的狠符合定位——权威、深度、实用……

对华贵小编可能两分钟都没花到胡乱编造的一份“保险产品说明”一顿深度分析,得出权威结论:这款产品被叫停的可能性极大,这更像是一次愚人节的噱头式获客营销行为。

真实用!

内容不引述了,想看可以自己搜,这里仅表达一下经历这魔幻事件的感受和困惑:别里科夫都死了一百多年了,大陆保险业距离愚人节还有多远?

无论什么天气,出门总是套着雨鞋,带着雨伞,穿着暖和的棉大衣;想给自己安上个壳,缩回过去,缩回古代,免受现实生活的刺激。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常规以外的东西。因为活得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他被“亲切”地称为“装在套子里的人”。

本就是一篇愚人节玩笑,偏偏就有权威人士认为是噱头式营销,还一本正经讲道理,“这产品条款责任不清晰,表述不严谨,容易引发争议,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气得我立时易立竞附体。

权威之问:

质疑条款,可你拿到这产品的条款了吗?

你没有。

深度之问:

你看评论区了吗,你感受到了那欢乐的气氛吗?

你没有。

实用之问:

愚人节,你笑了吗?

……。

作为行业从业者,我脸火辣辣地疼。不由想到上周一档叫《吐槽大会》的综艺,因吐槽国家男篮和国足过于精彩上了热搜。可没想到,直接结果是本打算用于“挽回颜面”的下半场被禁播了。

和本期华贵愚人节撤稿事件是不是如出一辙?

也不由一阵心酸,也许保险业是真的怕了。出生时就不光鲜,是金融三驾马车里的矮脚马,成长过程中又多有坎坷屡屡被绊。伤痕累累,投鼠忌器,怕横幅,怕热搜,怕上访,怕又一次让老百姓失望。

索性把自己装进套子里吧,做“守法良民”,单调无聊又何妨?只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才好!

小说里,契诃夫最后让别里科夫永远留在了套子里。因为妻华连卡骑车打破了自己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女人骑自行车不成体统”,别里科夫就找妻弟争辩,结果被一把推下了楼。

不过写到这就感觉,其实被装在套子里也还好了,但千万别像德波《景观社会》里说的,“人们也是心知肚明,却始终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以致将自己本真的社会存在忘了个一干二净”。

文学可以短篇,现实毕竟冗长,愿你我各得其所而不会在无形中服从。

这篇报道的记者还特别拨通了华贵客服,得到证实确实“无此产品”。就用他们的对话做结吧,粗鄙的我觉得饶有趣味——

记者:“你们公司官微今早推文里提及的这个‘没结婚险’,真有这款产品吗?”

客服:“你好,这款产品是没有的。这只是公司为了烘托节日氛围发的一篇推文。”

记者:“为什么后来公司官微删除了这篇推文呢?”

客服:“因为今天是愚人节。”

今天是愚人节。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ly/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