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统编语文教材新在哪里
崔峦先生 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指导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全国小语会名誉理事长。 编者按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推行,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为了帮助一线小语教师把握教材编写特点,正确实施教学,扎实落实语文要素。年4月23—25日,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举办了“年春季儿童阅读推进大会暨统编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今日,课程君给大家分享崔峦老师在本次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统编语文教材新在哪里》,内容如下: 统编语文教材新在哪里 (文字根据视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一、理念新:统编教材倡导的理念 1.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的教育;教育做什么?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抗美援朝的“冰雕连”,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什么是爱国主义。普京说过:“没有忠诚的才华,分文不值。”教育,语文教学,首要的是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之*是爱国主义,其次才是教科学知识,培养关键能力。 2.培养关键能力。识字、写字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审辩思维、创新思维。年《新课标》提出需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积累。 3.把读书摆在重要的位置。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为什么三千高考状元无一成为业内领*人物?有应试本领却缺乏强大的内心和深厚的积淀。为什么会涌现毛泽东、习近平这样的*治家,卓越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臣以及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酷爱读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4.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取决于语文。取决于得体的、出口成章的谈吐和适切的、下笔成文的表述。这是由语文课程性质:“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决定的,是由语文课程的目的任务决定的:以文育人,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二、内容新:教材内容弘扬“三个文化”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多首,小古文十几篇,约占全部课文的30%。初中40%,高中50%。以古诗文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2.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近教育部颁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教材指南》,强调要覆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时期。统编教材中革命传统篇目占有有相应比重,今后还会有加强。旨在弘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增自信,长志气,用持续的奋斗实现强国安民的中国梦。从《七律·长征》《延安我把你追寻》《开国大典》《再见了,亲人》《雷锋,你在哪里》到《千里梦圆在今朝》,从激昂奋进的文字中受到中国精神的熏陶渐染。 三、编排新:旨在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1.识字、写字教材的编排。以往第一册教材,先学习汉语拼音再识字,以至入学一个月未识一个字。统编教材从准备课开始,“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在进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教育的同时,无意识地认识汉字。开始阅读《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这样编排,符合母语学习(亲近汉字)的特点。 关于识字。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利用汉字特点(象形、会意、形声字等)识字,体现汉字文化启蒙,体现识、写、读的结合,有意思,有趣味。主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在课内外阅读中无意识字。做到有师指导和无师自识相结合。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体现了对自主识字方向、方法的持续引导。 关于写字。要上升到提升语文能力、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字写得不好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统编教材从两个方面加强写字指导:一是课后,利用田字格,由描到临到写,按写字规律:笔画——笔顺——独体——合体;二是“语文园地”中“书写提示”:归类写字——写词语——写段篇,由硬笔书写到毛笔字书法欣赏。写字质量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中高考对书写质量越来越重视,要想在书写上不失分甚至加分,写字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低年级,首先要做好三件事,识好字,写好字,读好文。 2.阅读:“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组元。 (1)语文要素:围绕怎样读懂一篇文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策略方法、阅读习惯。“单元导语”提出语文要素:“讲读课文”领悟文本怎样体现语文要素,如:感受生动的语言;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中心的......“略读课文”在读中迁移、运用语文要素;“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加深印象,在今后的阅读中自觉运用。 (2)课文:讲读课文、略读课文+阅读链接、日积月累。其中,“阅读链接”既丰富了单元人文主题,又为“1+x”阅读教学提供了阅读内容。 (3)增设“阅读策略”单元。体现加强阅读策略、方法的指导,如:预测与推断、批注、有目的地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4)“快乐读书吧”(每册都设置,联系某一单元人文主题或文体,从教读单篇、略读群文到读整本书,是“三位一体”的落地措施。) 一年级:童谣、儿歌、儿童诗; 二年级:童话故事书、儿童故事书(包括图画书); 三年级:经典童话书、寓言故事书; 四年级:中外神话书、科普读物; 五年级:中外民间故事、中国古典名著; 六年级:儿童成长小说、世界名著。 《课标》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规定课外阅读小学六年不少于万字。实际上许多地区、学校、学生远远突破了这个阅读量。读书,读下去必有乐趣,必有收获,惠及一生。反之,读书时偷的懒,要用一辈子来还! (5)新设“文体单元”。如,童话单元、寓言单元、神话单元、民间故事单元、诗歌单元、小说单元、名著单元。意在使学生有初步的文体意识,受到文学的熏陶,也为中学的语文学习做准备(中学习惯于按文体教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当前的阅读趋势是:①整合:“1+x”阅读教学、单元整体教学;②少教多读,课上增加阅读量;③教科书+读本,丰富阅读内容。课改20年,儿童阅读对语文学习的贡献是大于课堂上的阅读教学的。 深圳一个8岁少年,读册书,能用文言作文。今年寒假,一个四年级小学生读书九十本,共万字。开始一天读一两本,后来一天最多读八本书,其中包括《哈利·波特》7本,《福尔摩斯探案集》8本,还有《狼王梦》《稻草人》《格列佛游记》《狮子去流浪》,还有很多历史通俗读本......每读一本记录时间、累计字数。她说,看书抓紧时间,要一本全看完,不看完不善罢甘休。我太爱阅读了,一本书未读完,有种寝食难安的感觉,一点儿也不快乐。每读完一本书,我的小宇宙又充满了能量,很爽。阅读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和感悟,相信“最是书香能致远”,爱读书的孩子前程似锦! 3.口语交际、习作: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口语交际重在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公民成才、成功必备的能力。口语交际教材自成体系,每册3次,大体上分为讲述类,交际类。功能性话题占据很大比重:介绍、转述、讲述、请求、商量、推荐、请教、讨论、劝说、安慰、讲解、演讲、辩论、即兴发言。 习作在一定程度上纠正重度轻写之偏。追求有感而发,因需而写,留心生活,勤于动笔。 (1)培养写三种类型作文(记实、想象、应用)能力,三线并进。 (2)作文“三步走”。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年级写片段;高年级写成篇作文。 (3)增加随文、随机“小练笔”。意在随时表达见闻、感受和想象;把笔头练熟。写观察发现,写生活感悟,写读书收获......仿写、创写,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4)新设“习作单元”,加强习作指导。习作单元,3~6年级每册一个,共八个。分别是:①留心观察;②展开想象;③把事情写清楚;④按游览顺序写景物;⑤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⑥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⑦围绕中心写;⑧表达真情实感。 关于习作的教学,老师要两手抓,一手抓“课堂作文”,一手抓生活中的练笔,让孩子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培养管用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说说儿童阅读 儿童阅读首先的一个问题是“读什么”,一句话,读打底子的书。要引导孩子读打底子的书,通过课内外阅读,进行人格的培养。曹文轩说过:“儿童文学一样追求思想的深刻,但它会回避艰深;一样会用力刻画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但它回避过于纷繁复杂的人格;一样会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但一定会以儿童能够顺畅阅读并不会厌烦为前提。儿童文学作品呈现的世界更纯更善更美。”所以,跨过了绘本、图画书阅读的低年级时期,就应该进入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阅读的时期,再接下来就是经典阅读了。 除此之外,我还要特别强调,我们儿童阅读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jd/6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住在资中哪里速看,真的回不去了
- 下一篇文章: 机会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大长腿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