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昨天的文章继续了解19世纪的欧洲史。浪漫主义的哥特式建筑早期代表作是由英国建筑家詹姆斯·怀亚特(—年)设计建造的位于威尔特郡的方特希尔修道院,但其建筑实体已大部被毁,现在仅存一幅完整的绘画。英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由查尔斯·巴利(—年)设计的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英国国会大厦),两座巍峨的塔楼——圣斯蒂芬塔楼和维多利亚塔楼耸立其上,著名的大本钟就安装于前者顶部,它已成为伦敦的标志。威斯敏斯特宫建成后,被欧洲其他国家的许多公共建筑作为模仿的范本。

在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丹麦、瑞典、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哥特式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有高大雄伟的科隆大教堂和维也纳的沃蒂夫教堂,前者在70多年中历经几代建筑家的努力和王室的财*支持,终于在德国统一数年后建成,它是德国民族主义崛起的见证。工业革命为19世纪的建筑业带来了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因而也必然引起新的建筑艺术风格的出现。早在19世纪初,英国一些建筑家就已开始用铸铁作为建筑物的梁架和廊柱了。

19世纪中叶,为了准备年在伦敦举行的大型博览会,约瑟夫·帕克斯顿(—年)设计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水晶宫”作为展览馆,水晶宫采用铸铁、锻铁、玻璃和木料等新型材料和波浪式的建筑结构,并且在标准化建材的大量生产和构件的快速组装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其宽阔的空间和富于韵律感的建筑风格成为包括一系列巴黎博览会在内的许多世界博览会建筑的杰出范例。此后,传统的砖瓦木石建筑逐渐被钢筋水泥和钢铁建筑所取代,建材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种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逐步向高大的方向发展,铁塔和铁桥也到处涌现。

由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年)特意为年巴黎博览会设计建造的埃菲尔铁塔甚至高达米,登上铁塔极顶俯瞰巴黎,纵横交错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楼房看上去如同儿童摆弄的积木。埃菲尔由此被人们称为“铁的魔术师”,而这史无前例的巍巍铁塔不仅成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且堪称工业革命的纪念碑。在这种新式建筑的基础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欧出现了一种新艺术派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大量使用钢铁、水泥和玻璃作为建筑材料,采用五花八门的奇异形状、结构和装饰,具有建筑家独特的个性风格。

新艺术派的代表性建筑有:巴黎的蒙马特教堂和萨玛丽黛娜百货商店、维也纳的卡尔广场火车站和邮*储蓄银行、格拉斯哥的艺术学校、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以及一些别出心裁的住宅建筑。新艺术派的大胆探索和艺术尝试为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开了先河。19世纪雕塑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公共建筑上的大型浮雕、公众场所的纪念性人像雕塑以及独立的艺术雕塑等方面。最为著名的浮雕作品是巴黎凯旋门右边的巨型高浮雕《马赛曲》,由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年)创作。

在这幅杰作中,吕德抛弃了学院派雕塑的形式主义风格,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年大革命期间马赛 高唱战歌奔赴巴黎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其充满动感和激情的风格成为此后半个世纪公共建筑浮雕创作的典范。吕德的其他雕塑作品还有《戏龟的那不勒斯渔童》、《纳伊元帅》和《不朽的拿破仑》。吕德的学生让—巴蒂斯特·卡尔波(—年)也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他在罗马学习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的影响。回国后为巴黎歌剧院创作了高浮雕《舞蹈》,整个作品结构紧凑、气氛热烈,人物体态活泼、感情奔放,但当时竟然被人攻击为不道德。

其作品还有《犹高利诺和他的儿子们》、《法兰西照亮世界的寓言》、《花神》和《世界的四部》等,其雕塑风格对罗丹发生过重大影响。纪念性人像雕塑首先在19世纪的英国获得了突出的发展,这些雕像大多采用青铜为材料,树立在城市的广场或其他公共场所。英国海*将*纳尔逊去世后不久,他的雕像即在利物浦和伯明翰树立起来。此后,英国的许多*治家、将*、企业家和慈善家的纪念性雕像也纷纷树立街头,而且其建造资金几乎都是通过公众捐款的形式获得的。不久,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起而仿效,整个欧洲的各大城市到处都出现了名人雕像,从而形成了欧洲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除了传统的人物雕像之外,动物雕像也在19世纪的雕塑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老师安托万—路易·巴利(—年)主要从事动物雕塑的创作,特别善于表现大型猛兽进行搏斗和吞食猎物的紧张动态和勇猛气势。其著名作品有《捕蛇的雄狮》、《吞食鳄鱼的老虎》、《咬死角马的巨蟒》,以及人像雕塑《和平的寓言》等。19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雕塑家无疑是法国的奥古斯特·罗丹(—年)。罗丹早年曾追随名师学习绘画和雕塑,并从事过装饰雕刻的工作。70年代他游学意大利,在米凯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下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突出体现在其早期的成名之作《青铜时代》中。

后来受到杜米埃雕塑风格的影响,其创作更加大胆洒脱,不拘泥于最后的雕琢,常常让作品停留在一种尚待完成的状态,甚至有意创作似乎残缺不全的片断。这种手法极大地拓宽了形象构图的思路,并使其作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罗丹的著名作品还包括《雨果》、《巴尔扎克》、《萧伯纳》、《莫扎特》、《加莱义民》群像等。包含件雕塑设计的《地狱之门》更是其旷世杰作,可惜未能完成,仅制成了《思想者》、《吻》、《亚当》和《夏娃》等部分作品。

富于哲理的《思想者》坐像直要反衬出周围世界的庸俗,若把《吻》用侧后的灯光加以照明,则会奇妙地显示出情侣热恋的气氛。他还在其语录体著作《艺术论》中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点。罗丹的创作对欧洲现代雕塑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他的几个学生和助手,如阿里斯蒂德·马约尔(1—年)、艾米尔—安托万·布德尔(1—年)和夏尔·德斯皮奥(—年),均成为20世纪初很有建树的雕塑家,野兽派的代表马蒂斯和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早期也曾是罗丹艺术风格的追随者。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分享点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如果想看更多内容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