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中国观对比研究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http://m.39.net/pf/a_6450486.html明清两朝中国观对比研究武沐杨博皓 明清两朝的中国观有相当大的区别。明朝的“中国”多为“中央之国”之意,乃天下的“中心”,“中国”的周边则居住着“四夷”或“四裔”,是王朝的边缘。“中国”与“四裔”共同组成了王朝。清朝的“中国”与王朝在概念使用上基本一致,王朝即中国。两者虽然都反映出多民族统一中国的特征,但前者强调“中国”是王朝的中心,后者同样强调统治民族的独尊,但认为中国由各民族共有。从现实的角度衡量,多民族中国观更符合当今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明朝清朝中国观异同辨析 作者武沐,年生,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杨博皓,年生,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由来 历史上中国一词如何使用,在学术界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观点为:(1)中国一词在古代有抽象与具体之分。除中华民国外,历史上各朝均未将“中国”作为国号,但均可称为“中国”,这一意义上的“中国”应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泛称,不涉及“中国”一词在各王朝的定位与使用。(2)具体的“中国”有如下几层含义:一是指“中央之国”,即天下之“中心”。自周朝以来形成“四方五服”格局后,中心论便已形成。但此处的“中国”并不代表一个王朝,只表明是王朝的核心部分。而“中国”的周边则居住着“四裔”或称“四夷”,他们是王朝的边缘。“中国”与“四裔”共同组成王朝。在传统王朝观中,只有“中国”而缺少四裔的王朝是一个不完整的王朝,而被历代推崇的王朝则管辖着众多的四裔,皇帝则为天下共主。二是地理概念,主要指以长江、*河流域以农耕为主的区域,其周边地区或为塞外或为边外或为荒蛮。三是指民族与文化含义,“中国”主要指以汉族或汉文化为主的地区,周边为其他各民族及其所属的文化地域,古人称之为“化外”之地,即汉族儒家教化之外的地方。在历代中国观中大多为具体含义上的中国观,这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国一词并不一致。与今日中国概念相吻合的是王朝,王朝是由“中国”与“四裔”共同组成。它是以*河、长江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长期互动的产物。明朝中国观总体上代表着传统中国观,但它与清朝的中国观有着明显的区别。清朝的中国观是继承了元朝中国观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全面深入发展。这一问题虽然已有学者涉猎,但仍有细致研究的必要,本文略作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二、明朝中国观 明朝的中国观主要是指具体意义上的中国。明初朱元璋曾遣使诏谕云南八番、西域、畏吾儿、西洋、琐里、爪哇等时云:“然必中国治安而后四方外国来附。”这里朱元璋明确将中国与八番、西域、畏吾儿等分开叙述。 《大明一统志》通过一层层排列,为我们展现出明王朝眼中的中国、王朝与天下。其《图叙》曰:“天命统一华夷,幅员之广,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南越海表,北抵沙漠。四极八荒靡不来廷。而疆理之制则以京畿、府州、直隶、六部,天下分为十三布*司。”这实际上是将明王朝划分为两京十三省与“外夷”两大部分。明朝统治者恪守着传统的汉文化至上的中国中心观,以两京十三省为中国,主要居住着汉人以及沿边受明王朝直接管辖的其他民族,但这个中国并不是明王朝的全部。在中国之外,《大明一统志》还记载了50个“外夷”,并根据这些外夷的远近以及与明王朝关系的疏密采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 《大明一统志》将50个外夷划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属于明王朝版图内的羁縻管辖区,共有三个:女真、西番与安西六卫(后发展为安西七卫)。《大明一统志》对于这三个外夷的表述基本一致,如女真,“本朝悉境归附,自开原迤北,因其部族所居,建置都司一、卫一百八十四、所二十,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予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朝贡”。在《大明一统志》中,女真、西番与安西六卫虽被称为外夷,实际上是按照“内夷”对待的,管理的方式为羁縻。 第二等级是明王朝版图之外,但属于接受册封的属国,共有七个:朝鲜、日本、琉球、占城、安南、满剌加、渤泥。以朝鲜为例,“本朝洪武二年,其主王颛表贺即位,赐以金印诰命,封高丽王。二十五年,其主瑶昏迷,众推门下侍郎李成桂主国事,诏从。其自为声教,成桂更名旦。徙居汉城,遣使请改国号,诏更号朝鲜。旦老,请以子芳远袭。永乐元年,赐芳远金印诰命,冕服……自旦以来,时岁贡献不绝”。再如日本国,“本朝洪武四年,国王良怀遣使臣僧祖朝贡,其后数岁一来,至今不绝。自永乐以来,其国王嗣立皆受朝廷册封”。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安南国。永乐四年(),明朝在安南置交趾布*司,“郡县其地,置府十七、州五,领各州县”,治所在交州府。宣德二年(),始封为安南王。后黎利篡陈暠王位而自立朝臣,“至今朝贡不绝”。至此,安南国由明王朝的交趾布*司一步步变成“朝贡不绝”的外夷。 第三等级同样是明王朝版图之外,但与明朝关系较为亲近,被表述为“朝贡不绝”的外夷,包括火州、亦力把力、于阗、暹罗、爪哇、真腊、三拂齐、苏门答剌、西洋古里等。如火州,“本朝其地名曰火州,城东七十里曰柳陈城……城西百里曰吐鲁番……永乐七年,火州遣使朝贡。宣德五年,火州王哈散、吐鲁番万户赛因帖木儿、柳陈城万户瓦赤剌等具遣使贡马及玉璞,至今入贡不绝”。又如于阗,“自汉至唐皆入贡中国,五代晋天福中其王李圣天自称唐宗属,遣使来贡,册封为大宝于阗国王。宋建隆初,圣天遣使来贡,乾德中又遣其子德从来贡。大中祥符初,其国主汗王遣回鹘罗思温等入贡。嘉祐中,遣使罗思温献方物,请王号,乃以其国王为特进归忠保顺果琳汗王。其国语谓金谓果琳,黑韩盖汗之讹也。元丰中遣部领爱新上表称于阗国……元祐后诏令间岁一至,讫于宣和朝享不绝。本朝永乐六年,头目达噜噶额布勒津遣使玛拉噶萨木丹等贡玉璞”。较之上述被列为属国的外夷,这一等级的外夷与明王朝的关系相对疏远。 第四等级是与明朝关系最为疏远,不常“贡方物”的外夷,共有撒马尔罕、哈烈、古麻剌、拂菻、苏禄、彭亨、锁里、榜葛刺、天方、黙德那、古里班卒、锡兰山、白葛达、百花、婆罗、吕宋、合猫里、碟里、打回、日罗夏治、阿鲁、甘巴里、忽鲁谟斯、忽鲁母恩、柯枝、麻林、沼纳朴儿、加异勒、祖法儿、溜山、阿哇等三十一国。如忽鲁母恩国,“前代无考。本朝永乐三年,国王遣其臣已即丁等来朝,并贡方物”。 《大明一统志》对于鞑靼(蒙古)态度最为尴尬和复杂。在《大明一统志》中,蒙古各部被排在外夷的最后,似乎是“外夷”中最远的“夷”。但实际上蒙古各部却是明王朝最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6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攻略精选BannerlordOn
- 下一篇文章: 智能音箱的第八年,距离黑镜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