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10分钟,然后咱们开始。今儿我把命就交给你们了。”这是张昕宇又一次面对这种“过命”的情况。侣行十年来,在大海上、火山顶、雪原里、中东路上……张昕宇曾经无数次面临生死关头、以命相托的情况。上一次在南太平洋上的“生死相托”,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年在瓦努阿图的安布里姆岛,张昕宇要冒险垂降活跃的马鲁姆火山,那一次要跟他“过命”的,是上面负责放主绳和控制提升器的梁红。8年后的年,依然是在南太平洋,这一次是在汪洋之上。握着他的命的,是破冰船上的三位船员。张昕宇、梁红的此次破冰船南极行,因为目的地和沿途要经过的海域、海况特殊,有一系列的特殊演练需要完成。在赤道上,张昕宇和梁红成功完成了舰载机演练之后,他们在进入西风带之前,趁着天气还不是十分糟糕之时,必须要抓紧时间完成救助艇下水的实战演练。在开始演练之前,张昕宇和梁红召集了船员,在舱里开了个简会。张昕宇直接说明会议主题:“今儿开始救助艇下海训练,在正常航速的情况下,放救助艇下水。”船员们有点懵。甚至梁红也有点意外,她劝老张:“现在这个海况有点儿差,咱们别冒这个风险了吧?”“我不能再等了,只有这些必须性训练都成功过了关之后,后面的路我心里才有底。如果不着急不紧不慢地,到了最后再开始一点点儿的训练,我不知道那会儿的海况、天气能不能允许。如果让这趟航行存在着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我这个老大对大家的不负责任。”张昕宇如实说道。一般的商船上都没有装配这种救助艇。救助艇机动性高,船速可达40节。通常大伙儿熟知的救生艇,在紧急情况的时候,主船会抛出救生艇把人拉走,不可回收。而救助艇的作用要大得多,它能够集结救生艇、救生筏,也能直接参与救援。而且它的大功率发动机保证了出色的航速,在争分夺秒“抢命”的紧急关头,它的机动性可能就是生命的最后保障。张昕宇必须要做这件事,他有着自己的考量,三个原因。第一个,将来如果发生意外遇到紧急情况,舰载机有他和梁红来负责,但是这不够,救助艇必须得参与进来。防微杜渐、完全准备、保证安全,一直是侣行出行的最高准则。第二个,除了他之外,还得有人能够操作救助艇,帮忙撑起来;他要找到人、锻炼人。都说“万能的”,但是知道团队的力量。第三个:这些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他要借此演练,让大伙儿相信自己、挑战自己,一定可以做到。他是老大,他更像一个老师。张昕宇在船上选择了三个船员:田路、林谭俊杰、刘攀。前两位是大连海事大学的校友,在海洋院校里,这儿就是最高学府了。刘攀跑了五年船,有着丰富的海员经验。但是这三位,听到张昕宇要在正常航速的时候放救助艇,霎时都怔住了。“第一次,从来没接触过救助艇。”“风险有点儿大。船在跑着,也一直在起浪,放下去的时候艇会一直动,人没法儿把持住,会一直上上下下地颠,起重钩会砸到人,很危险。”“要不把船速降一降,以咱们现在的航速放艇的话,实在太危险。”老张问:“现在航速多少?”“对水速度9.1节,对地速度10节。”老张说:“那就这个速度,我跟大伙儿一起,咱们得试试。我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咱们这次去的地方很特殊,我们走的海域不是普通职业船员跑过的海域。西风带、冰区、南极等等。我们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所以这种演练是必须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到了,后面真遇到事儿,咱们就不怕了。”张昕宇给三个人分了工。林谭俊杰负责指挥岗,站高点看形势发指令;船首揽刘攀,根据艇的形态和形势松手揽;主刹车田路,根据救助艇下放情况随时松、停、收。张昕宇自己把控全局,接下来先做几次空艇下放实验,并且三个人轮流换岗,让每个人都熟悉一遍全岗位流程。船快浪急,这次演练就是卡着安全线在做。偌大的几千吨级破冰船在汪洋大海中就像是一叶孤舟,几顿重的救助艇就只能用水上瓢虫来形容了。救助艇离船,缓缓下放,逐渐接水、完全入水……整个过程看上去相当惊险,简单的物理学告诉我们,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动能和势能。破冰船在前行,船首缆和主缆承重不一样;然后波浪产生的不规则动能根本没法儿预估、定势,海面的自然波浪,破冰船前行劈开的滚滚破浪,风速这些就更不用提了。还有一个伯努利效应存在,大小两艘船并行,两边流速低、中间流速大,那么中间的压力就会降低,船两边的压力高的地方,就会把小船往中间挤。而这艘船是破冰船,没法儿配消波球,大船劈开的破浪源源不断地冲击着小船,改变着流速。这个效应可能会造成大船把小船卷到船底下去。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救助艇终于安全下水,并且能够稳住方位。如此四次空放测试,大家轮流换岗熟悉。张昕宇决定自己先入艇下水演练。空放是一回事儿,载人是另一回事儿。空放出意外了最多艇没了,载人出意外了,人和艇就都没了。大伙儿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都劝张昕宇再考虑考虑,但是这回梁红没有劝。她知道,老张一定不会让别人以身试险,他一定会自己先去吃那只螃蟹,只有自己成功了,确保无误有把握了,才会让队员们去尝试。“我必须得下去试一下,给大伙儿打个样。我能做,大伙儿心里就有底了,他们也能做到。”老张说。已经演练了四次,每个流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这回载着人,大伙儿还是格外紧张。小艇缓缓离船,张昕宇一方面专注地控着救助艇操作台,一方面机敏地注意着艇外状况。沾水,艇身开始剧烈的摇曳、颠簸,船首缆和主缆紧张地配合着,他们要是失误了,小艇上的人大概率会被甩出去,甩到海里还有救,如果给甩到两船之间……一番调整后,救助艇终于稳住了身位,开始轮流脱缆。摇晃的吊钩一个不注意就会拍到人脑门上。待完全脱钩,张昕宇迅速推加油杆,小艇破浪而去。“成功了。”张昕宇驾着救助艇,给足了马力在汪洋之上急速驰骋,那感觉相当快意。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证明了此次演练的初步成功。他做到了,大家一起做到了。接下来,张昕宇要让每一个人都做到。有了“老大”的亲身打样,队员们心里也有了底,虽然依然紧张,但是此刻竟也多了几分期待和兴奋。按照刚才的流程,大伙儿轮流下艇,自主操控驾驶,张昕宇三次全程陪同,示范教学。“这回我心里有底了,大伙儿心里有底了。如果将来真的发生什么事儿,大家有了整个经验,和成功的心态,咱们就不慌。”无论多远的侣行,一定得有完全的准备和心态托底,方可安全前行。每周二晚21:20,锁定东南卫视,观看《地球之极·侣行IV》当日24:00同步上线爱奇艺,VIP抢先看每周三晚24:00,爱奇艺非会员免费观看

-拓展阅读|侣友必修课-

儒爵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