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里大学音乐系的课程设置

在印度高等学府中,德里大学是印度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大学之一。德里大学建立于年,学校地处印度首都新德里。

德里大学古典音乐课程③

1.这些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开放的联系印度音乐的基本指南。特别强调的是古典音乐的两大体系:北印度斯坦尼和南印度卡纳提克。正是因为强调印度“古典的”音乐传统,如以下所示,它就不会考虑印度其它音乐美学传统。由于印度地大物博地区的特殊性,因此就存在大量的非古典音乐美学传统。在此所强调的古典音乐传统,也是覆盖印度广大区域的传统。2.这些课程的设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的和理论的,第二部分为实践的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有:基本的音乐概念,如呐嘚、什鲁提、拉格、塔拉等,对于这些概念的精髓或主要古典体系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主要有:基本的古典音乐形式,如德鲁帕德,达玛,克亚尔,以及印度斯坦尼和卡纳提克的音乐形式。

2.学生最基本的要求:a.主要古典音乐乐器的知识,b.主要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风格及其乐器的总体知识,主要通过规定的录音聆听的方式(不是通过以印度音乐表演的训练)。注释:理论讨论需要有音乐的实例支撑,如果需要,录音音乐可用于此目的。

单元一

A.历史与理论

(1)印度音乐简史

(2)格兰特(Granthas:锡克教经典)的特色:

《婆罗多乐舞论》、《布里哈代希》(Brihaddeshi:用梵语散文诗写作的音乐论著,是首次定义拉格的著作,是印度音乐历史的里程碑)、《乐舞渊海》(Sangitaratnakara)。

拉格、拉亚(laya)、马特拉(Matra)、塔尔(Tal)

印度斯坦尼声乐中的阿拉普、班德施和维斯托拉,如波尔阿拉普,波尔班特,沙甘姆,塔恩,波尔坦尼。印度斯坦尼器乐中的阿拉普、乔德(jod:拉格)、扎勒(Jhala)、马希特哈尼格特(maseetKnaniGat)、拉扎加尼哈特(RazaKhaniGat)、塔恩(Tan)、托达(Toda)。

卡纳提克音乐中的马诺德哈马桑吉特阿拉帕那(ManodharmasangeetAlapana)、塔纳姆(Tanam)、尼拉瓦(NIraval)、卡拉帕那斯瓦拉(KalapanaSvara)。

B.音乐形式与知识

德鲁帕德、德哈马、克亚尔、塔拉那、塔帕、图姆利、德拉达、马斯特卡哈尼和拉扎卡哈尼加特(印度斯坦尼)。吉塔姆、斯瓦拉加提、瓦尔纳、克里提、帕拉维、帕德姆、加瓦利、提拉那(卡纳提克)。

非古典的地区音乐形式

纳特桑吉坦—曼尼普尔邦

拉宾德拉桑吉它(RabindraSangeet:泰戈尔的歌曲)——西孟加拉邦

曼德(Maand)—拉贾斯坦邦

苏菲那恰亚姆(SufianaQalam)—克什米尔邦

希尔(heer)—旁遮普邦

哈维利桑吉他(HaveilSangeet)—古杰拉特县

乐舞(NatyaSangeet)—马哈拉施特拉邦

钦都(Chindu)—泰米尔纳德邦

南方地区的寺庙与仪式音乐

印度斯坦尼体系中塔塔(Thata)的分类和卡纳提克体系中72马拉卡塔(Melakarta)组合

印度斯坦尼和卡纳提克音乐中的塔拉体系

格纳那(Gharanas:北印度家族世袭传承的流派):其代表曲目和作曲家:斯瓦米拉瑞达斯(SwamiHaridas)、坦森(Tan-sen)、萨德朗(Sadarang)、阿德朗(Adarang)、阿克塔皮亚(AkhtarPiya)。

卡纳提克传统作曲家:普兰达拉斯、阿那根里那、安娜玛扎亚、贾亚德瓦、特里尼、斯瓦提、特鲁那

C.乐器

维拉琴、西塔尔、舒尔巴哈琴、萨罗德、桑图尔、萨罗德琴、小提琴、吉他、坦布拉、唢呐;

班苏里竹笛、印度手风琴、帕克瓦吉、塔布拉;

萨拉斯瓦蒂维纳琴、小提琴、勾图瓦达扬琴、曼陀林、印度双簧管、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管、木里丹加鼓、陶罐、坎击拉、塔维尔鼓;

北部、东部、东北部、印度西部和南部的民间社团的精选

乐器。

单元二

实践应用方面

有指导性地聆听以下古典音乐形式的拉格和塔拉,正第一单元所规定的那样。

印度斯坦尼和卡纳提克音乐中拉格的对比

印度斯坦尼音乐体系、卡纳提克音乐体系

亚曼(Yaman)或卡兰莫扎卡亚尼(kalianMechakaly-ani)、咔哈马哈里卡布吉(KhamajHarikamboji)、布哈拉维玛雅玛拉瓦格维拉(BhairavMayamalavagowla)、普威尔赛图瓦拉利(PoorviPantuvarali)、玛瓦格兰安斯玛(MaarwaGamanasrama)、卡非卡拉哈拉利亚(KafiKaraharapriya)、阿萨瓦里纳塔哈拉维(AsaveriNatabhairavi)、陀迪苏巴哈帕图拉利(TodiSubhaPantuvarali)、巴拉维汉努马斯陀迪(Bhai-

ravHanumathTodi)、布帕里莫哈那玛(BhoopaliMohanam)、玛卡乌斯印窦拉姆(MalkaunsHindolam)、阿哈亚比拉哇比拉哈里(AlhaiyaBilawaiBilahari)、普瑞亚卡亚普维卡雅尼(PooriyaKalyanPoorvikalyani)、杜歌苏德哈萨利(DurgaSuddhaSaveri)。

印度斯坦尼和卡纳提克中的塔拉:

叮塔拉、乔塔拉、达玛塔拉、贾普塔拉、艾克塔拉、卡哈瓦塔拉和达德拉塔拉;艾迪塔拉、鲁帕卡姆塔拉、乔普塔拉、贾姆帕塔拉。

五、马德拉斯大学音乐系的课程设置

马德拉斯大学建于年,是印度历史最悠久的3所大学之一,被NAAC(印度大学评估委员会)认定为印度A级大学,被UGC(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授予“最具潜力的杰出大学”称号。马德拉斯市现改名为金奈市,是南印度音乐的中心。

马德拉斯大学印度音乐系建立于年5月19日。该系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它接受国内的访问学者,与美国、英国、欧洲、日本、韩国、南非、中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新西兰、斯里南卡、新加坡、毛里求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大学的学者有交往。该系有独立于南印度音乐的婆罗多舞和节奏学的研究生课程,到年,该系已有50人获得博士学位,82人获得硕士学位。大学培训中心设有南印度音乐、印度斯坦尼音乐、西方音乐、讲唱文学和宗教歌曲的六个月进修课程,可获得进修证书。以下是印度舞蹈硕士、印度音乐硕士和博士的课程表(-)。

婆罗多舞蹈硕士课程(除研究方法论课程是本校教师,所有课程均是外聘教师)。

第一学期:表演的基础、婆罗多舞剧目(一)、印度艺术史与理论(一)、史诗与抒情诗、婆罗多舞的赏析。第二学期:婆罗多舞剧目(二)、婆罗多舞剧目(三)、印度艺术史与理论(二)、舞蹈音乐基础、打击乐演奏(选修)。第三学期:婆罗多舞剧目(四)(五)、深层理论(一)、塔拉节奏与婆罗多舞的指导、当代舞蹈作品、史诗与故事、其他印度古典舞的风格赏析、助教课。第四学期:研究方法论、瑜伽与呼吸控制、巴加纳敬拜歌曲、专题讲座、深层理论(二)、舞蹈理论。

印度音乐硕士课程

第一学期:表演基础课(一)、8首拉格的音乐、4首拉格的阿拉普(阿拉普:音乐的引子,类似中国的散板)、印度艺术史与理论、敬拜音乐(印度南方地区的形式)、南印度音乐赏析。第二学期:4首拉格的阿拉普、尼拉瓦尔(卡纳提克歌曲中精心变化的音线)、塔纳姆和卡邦纳维拉姆(器乐)、印度艺术史与理论、印度诗词文学赏析与发音方法、戏剧。第三学期:表演基础课(二),阿拉普、塔纳姆、帕拉维(一),深层音乐理论,西方音乐鉴赏,希亚玛夏斯特里(南印度音乐三杰之一,-)的音乐作品,阿鲁里吉利纳塔的泰米尔宗教歌曲集,印度斯坦尼的拉格、塔拉和宗教歌曲,助教课。第四学期:研究方法论,帕达姆和贾娃丽情歌(用于婆罗多舞形式中的歌曲类型),巴加纳萨姆普拉蒂亚的歌曲,专题讲座,阿里普纳、塔纳姆、帕拉维(二),科第斯哇拉伊耶尔的作品,学习一种乐器——键盘乐器。

印度民间音乐硕士课程

第一学期:卡纳提克音乐基础、泰米尔纳德邦库林吉民间歌曲、库林吉的文化与环境、库林吉地方的历史、泰米尔歌曲、泰米尔纳德邦的民间戏剧、学习民间乐器——塔普(泰米尔的打击乐器)。第二学期:影视资料制作、金奈市姆赖地区的民间歌曲、姆赖的文化与环境、姆赖地区的历史、亚洲的民俗、马拉雅拉姆语的歌曲、学习演奏南印度乌璐米乐器(Uru-mi)、泰米尔纳德邦的民间叙事诗。第三学期:档案电影制作、南印度马卢达姆地区的民间歌曲、南印度马卢达姆地区的文化和环境、马卢达姆地区和尼亚托尔地区的民间歌曲、马卢达姆地区和尼亚托尔地区的历史、泰卢固语和坎钠达语的歌曲、印度其他邦的民间音乐、印度电影中民间音乐的作用、南印度戏剧与歌曲形式特鲁库图(Therukkuttu)与歌唱风格、助教课。第四学期:专题讲座、尼亚托尔地区的民歌、尼亚托尔的文化与环境。

印度节奏学硕士课程

第一学期:打击乐基础实践(一)、节奏的创造实践(一)、舞蹈节奏伴奏实践(一)、印度艺术史与理论观念(一)、敬神音乐——南印度地区的形式、南印度艺术音乐鉴赏。第二学期:节奏的创造实践(二)、尼拉维尔的打击乐器实践、舞蹈节奏伴奏实践(二)、印度艺术史与理论观念(二)、北印度艺术音乐鉴赏、印度文学鉴赏与发音方法、穆图斯瓦米迪克西特尔(南印度音乐三杰之一,-)的作品。第三学期:打击乐基础实践(二),拉格姆、坦那姆、帕维尔的伴奏实践(一)、(二),打击乐的深层理论,学习乐器——维纳琴,电影与艺术。

印度音乐的博士课程

第一学期:研究方法论和工具,印度音乐研究的领域、作曲家和表演家的作品分析。第二学期:博士论文写作。④

六、印度学校音乐教育的采访

1.卡拉希特艺术学院采访。印度艺术院校的建立,大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其教学内容都是以印度自身文化艺术为主体的。卡拉希特艺术学院建立于年,由卢克米妮德维(-)创办,其目标是教学印度传统艺术,复兴和发展印度古代文化和制定真实的艺术标准,它寻求通过艺术建构青年人的个性,通过艺术发展一种国际理解的中心。这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学与表演中心,学院培养和造就具有鲜明特色风格年青一代的艺术从业人员,在一种宁静的艺术氛围以及借助对自然环境的灵感中提供一种全面的教育。卡拉希特艺术学院重点在婆罗多舞、卡纳提克音乐、器乐、视觉艺术、传统工艺、纺织技艺、编织遗产,以及美

学、历史与精神性的教学。

年元月27日,在卡拉希特艺术学院,院长丽娜让教务人员带我们去采访了钠满纳丹(Namanadan)教授,他是在马德拉斯大学音乐系就职,在此兼职。我们先是旁听了他的声乐基础课,这是所有学生必修的。有六位女学生和一位男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没有谱子,完全口传心授,先是上下行音阶,微分音的音准要求很高,然后是拉格的练唱,用的是电子坦不拉持续音作为音高的基本参照。先是集体练唱,然后是人人单唱过关,其练唱过程既有音高也有节奏的要求,速度是由慢到快。印度声乐音域的高标准是三个八度,一般学生练唱的音域在两个八度之内。拉格的练唱要求流畅性,如果中断后能立即接着继续唱下去就可以过关,如果停下了不能继续则视为没有达到要求。这种小课的练唱还没有即兴的要求,主要是按照老师的示唱跟着模仿,乐句也是由短到长。听完课后,教授带我们参观了学院的放有各种乐器的琴房,其中看到许多小提琴,他讲这些小提琴大都是中国进口的,中国的价格便宜,也有新加坡和日本的,价格较高。在室外的空地操场上,长着一颗巨大的榕树,每天早上都有仪式,有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基督教,这也可以说明它是印度公民基本义务中所讲到的“超越宗教、语言、地方或区域的差异,促进印度所有民族之间的和谐和兄弟情谊的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学院最后一年的毕业生,每周都要到寺庙去实习音乐。我们也问到,学院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钠满纳丹教授讲,学校不管分配,艺术从业人员是自谋职业,自己在社会上生存,印度不像中国有什么省市歌舞团,它的经济体制没有公有制的音乐团体。如果不能从事表演,也有做艺术评论家或在媒体领域工作。很幸运,钠满纳丹教授为我们联系了马德拉斯大学音乐系,使我们有机会光顾印度最长历史之一的大学的音乐系。

2.卡拉希特中小学采访。卡拉希特中小学紧靠卡拉希特艺术学院,中小学是联办为一体的。年元月28日,我们一早来到校长办公室门口,已有人在排队等候接待。我们准备了十几个问题,等候一小时左右轮到我们会见校长了,校长知道我们是询问音乐方面的问题,她把音乐教师也叫来接待我们。以下将问题与回答简略记述如下:

问题a.印度中小学是否学习西方音乐?

校长答:我们学校主要都是以当地音乐为主,如果想学西方音乐可以去西方学,那里有很好的老师可以学得很好。

问题b.上课方式如何?用西方的记谱法吗?

教师答:上课以老师教学和决定内容为主,我们没有记谱,主要以老师教学,学生模唱。

问题c.教育部有什么统一课程大纲吗?

教师答:有。(她一会儿就把印度中小学音乐与舞蹈课程拿给我们看。我们很高兴希望她能将整本复印给我们,一会儿她把南印度音乐(声乐)内容的几页复印给我们。)她说,这就是教学的内容。

问题d.你们音乐有考试吗?

教师答:没有,只有到高中,如果想以后从事音乐学习或音乐职业,就会参加11年级和12年级的考试测试。

问题e.学生在课外有学习音乐或艺术的时间和可能吗,有多少学生可能课外学习?

教师答:有。我们小学只上半天课,下午有时间,许多学生都参加一些课外音乐或舞蹈的学习,学费不贵,一般家庭都能承受。

问题f.音乐教育的目标或音乐哲学或音乐与精神领域有什么关系吗?

校长答:没有宗教,就没有音乐,也没有舞蹈。

问题g.你们的音乐教师来自何处?

校长答:有的是学校毕业招收来的,有的是外聘的。

问题h.南印度与北印度的学校的音乐内容有何区别?

教师答:当然,我们是教南方本地的音乐,他们是教北方本地的音乐。

问题i.艺术方面的成绩对升学有帮助吗?

校长答:没有。

问题j.音乐与舞蹈是分开来教,还是合在一起来教?

教师答:可以合起来,也可以分开,学校也有舞蹈老师或外聘老师。

问题k.你们学校在音乐教学上与别的学校有何不同?

校长答:我们这里有卡拉希特艺术学院,很多学生就可以找老师进行课外学习。

问题l.哪里能买到你们音乐课程的课本。

校长答:在新德里教育部中学教育中心那里可以买到。

问题m.你们只教授当地的音乐,在印度别的邦(相当于中国的省)是否也这样。

教师答:是的,都是叫自己地方的,因为各个地方的语言也不同的。

问题n.学生课外的音乐或舞蹈学习是学校安排还是自愿的?

教师答:都是自愿的、自己选择的。

问题o.学生观看印度音乐或舞蹈的演出机会多吗?

教师答:每周都有机会。

问题p.学生都爱好音乐或舞蹈吗?

教师答:大多数都喜欢吧。

3.马德拉斯大学印度音乐系采访。年元月30日我们来到马德拉斯大学,它坐落在宽阔的孟加拉湾的海滩上,离海面不到一百米。通过钠满纳丹(Namanadan)的联系,下午两点半,我们到印度音乐系拜见了拉吉西丽桑丽帕特娅(RajshriSripathy)博士,年龄大概40岁左右,她告诉我们,系主任出差了,由她来接待我们。以下简略记录下我们对话的几个问题。

问题a.音乐系现有多少教师和学生?

教师答:教师有十位左右,学生有六十多位,目前,只招收印度音乐舞蹈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问题b.教学的内容和专业有什么?

教师答:我们主要的教学内容和专业是南印度的音乐和舞蹈。

问题c.您是教什么专业的?

教师答:我是教授维纳琴和声乐的。

问题d.你们学习南印度音乐的学生包括学习器乐的学生都要学习声乐吗?

教师答:当然,声乐是基础,所有学生都要学。

问题e.学习声乐是否需要学习南印度的不同语言或方言。

教师答:相关语言与方言的学习也是必须的,因为掌握不同语言或方言细微的变化,才能够把握音乐音韵风格细致微妙的变化(这与中国音乐地方风格和语言发声腔调类似)。

问题f.研究生学习是以学理论为主还是实践为主?

教师答:实践与理论都重要,不可能只学理论。

问题g.实践方面的学习是否以某一乐器或声乐风格为主?

教师答:乐器和声乐风格都不会只学习一种,你可以看看我们的课程设置就知道,一会儿我给你们找一本学校的课程设置(临走时,她给我们找到一本学校的课程设置)。

问题h.你们老师只有十位左右,教学任务能完成吗?

教师答:我们每年都有很多校外特聘教师,因为涉及到南印度很多音乐风格和乐器,舞蹈专业大多是外聘教师。

问题i.学校研究生毕业是*府分配工作吗?

教师答:都是自谋职业,也有到*府和学校的部门工作的。

问题j.你们学校有音乐书店吗?

教师答:马德拉斯有一个专门的印度音乐书店,也有印度最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印度音乐和其他音乐的书籍(她写下了音乐书店的详细地址,因为我们已经去过两个音乐书店,都不是她说的这个书店,如愿以偿,我们去了她说的这个书店可能算是印度音乐书籍最多的书店。临走时,她给我们了一张名片,名片上有影印维纳琴的图案)。

4.新德里巴巴拉蒂(BalBharatiPublicSchool)公立学校采访。年2月3日上午,受到中国驻印度使馆人员的帮助,联系到巴巴拉蒂公立学校,由一位印度教育部的秘书陪同,受到了一位女副校长的热情接待,随后观看了为我们准备的音乐舞蹈教学。首先是声乐教学室的声乐教学,教师用的手摇风琴伴奏,学生集体演唱;然后去了器乐教学室,学生们用北印度乐器(塔不拉鼓、西塔尔琴、笛等乐器)演奏了一首拉格;再去了舞蹈室,观看了东印度的舞蹈,因为老师是从东印度来的,所以教了东印度舞蹈;最后,观看了学生的现代流行舞蹈的表演。在和副校长的对话中,我们应证了印度每个学校基本都是教授当地的音乐舞蹈,在德里因为流动性大一点,可能会教一些老师文化身份所具有的音乐舞蹈。我们也问到学校是否有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副校长讲,没有专门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但学校有许多节日,如中国节、澳大利亚节、新西兰节、日本节等节日中会有一些服装和艺术的展演。同时,随着快速变化和全球均同化的迅猛之势,多种印度遗产逐渐边缘化和淡化。因此,当下学校要造在学生中促进一种接受丰富文化遗产的意识,以便有助于学生构成有深度、有精神和价值的文化意识。巴巴拉蒂学校是印度古典音乐与文化青少年促进会(SPICMACAY)的会员,它基于教育的价值来促进精神文化的提升。学校在印度古典音乐与文化青少年促进会的支持下,每年组织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对印度文化、传统和价值的认识。学校每年邀请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来学校演出,并与学生交流。

结语:感想

通过半个多月对印度的游览和学校音乐的采访。我们感受到印度宗教以及印度教改革和复兴运动与后来的以民族-文化的重新整合为中心的印度近现代社会文化的主导思想对印度当代文化及学校音乐教育形成的影响。印度音乐在当代社会的四个层面:精神与文化身份层面、知识体系层面、音乐生活层面以及音乐文化工业层面都完整地延续了自身多样性的文化传统。如印度商业与工业部部长阿南德·夏尔玛讲:“印度的文化、文明、历史遗迹、多样性、民族都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印度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自然地理的多样性,我们的寺庙、清真寺、教堂,这种复杂的多样性产生了包容性。在德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宗教的代表……我们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唯一在麦当劳不卖牛肉而是土豆的国家,唯一在比萨里没有洋葱的国家,唯一在电视台90%以上为印地语的国家。这是一个知道怎样去寻根的国家。”[10]印度总理辛格讲:“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一般都是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再沿着附加值线条向上攀升,最后大规模进入服务业市场。印度却‘反其道而行之’。目前,印度约58%的国内生产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一般来说,要达到丹麦或挪威的发达程度,才会出现这个比例。”[11]“如今,全球将近一半的外包业务发往印度,涉及电话呼叫、财会法律、数据处理、交易服务等多个方面。宝莱坞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基地之一,每年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提起宝莱坞,人们往往会想到大段大段的歌舞,却很少有人知道,如今大量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制作动画和特效时,首先想到的是印度团队。”[12]

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形成,主要是一种移植型,而印度学校音乐教育则是一种主体型或文化自主型,这一点毫不逊色于欧洲学校音乐教育的主体型。年2月与年2月,我们到东南亚三国四所大学以及土耳其七所大学的音乐院系考察也看到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主体型和分立型(特别是土耳其的分立型较为典型),分立型即一所院系要么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或者以土耳其音乐体系为主。

印度是一个音乐文化传统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亦然,但印度学校音乐教育在继续传承自己古老文明的音乐,而中国则不然。在当今世界文明对话中,中国音乐教育如何与印度音乐教育对话看来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打破中国音乐教育仅仅与西方音乐教育学习的单边主义束缚以及与西方音乐教育的依附性关系、缺乏文化自主性的话题。

当今中国经济和外交、外贸的发展从单边转向多边主义策略,中国音乐教育也需要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角度来进行交往和思考中国音乐教育的未来。也许,中国音乐教育的未来,一方面包容已经存在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包容东方音乐教育体系(如印度、阿拉伯),从印度学校音乐教育文化意义的学习中重新考虑如何建立自身文化的音乐教育体系。

最后,以著名作曲家周文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以表示我们共同的期待。周文中先生讲:“我认为,中国音乐的前途并不在于作曲家们,而是在于教育家们的肩膀上。数十年来我不断地在世界上,在亚洲以及在中国推动音乐教育的全盘改革。我谦虚地期望中国音乐在目前的阶段——也就是一方面以能优秀地应用西方作曲技术,另一方面对自己文化内容仍然缺乏认识的阶段——中国教育家们应该从文化交流的演变来研究音乐及其他艺术教育的改革。”[13]

附录:在印度音乐中呐嘚是与拉格、塔拉同等重要的概念和课程,我们在印度中小学11年级的考试测试和德里大学印度古典音乐课程中都看到了需要有对呐嘚的理解和学习。因此,将《牛津印度音乐大百科》的呐嘚(Nada)术语翻译如下:Nada(译为呐嘚)作为多种声音的梵文术语,包括音乐的、非音乐的和难听的音乐。根据古代音乐理论文献,nad一词源于“na”或“布拉勒风神”(pranavayu:生命之气)和“火神”(agni:体温;其中“da”中的“a”不发音)由表达声音和言语的愿望促发这两种力量,使“呐嘚”通过口腔脱颖而出。

古代印度认为呐嘚来源基于呐嘚零(nada-bindu),呐嘚零是奥姆(om)或布勒拉哇(pranava)五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分别是呐嘚零、呐嘚、哎——卡拉(a-kara)、乌-卡拉(u-ka-ra)、玛-卡拉(ma-kara),后三个词的每一个字首的字母“a”、“u”、“ma”构成aum,aum就是奥姆或布拉勒哇存在的确切形式。经文证明,人们通过实践呐嘚的吟诵能获得与宇宙能量(梵天)的结合,这种实践可称为呐嘚奥帕萨那(nadopasana:对呐嘚源起的专心致志),其目标是呐嘚梵天,通过呐嘚获得梵天的能量。呐嘚奥帕萨那声音的实践包含着纯洁神圣或精神活动的实践。

古印度文论涉及两种系列的呐嘚:艾哈塔和艾娜哈塔。

1.艾哈塔:分为噪音和愉快的声音,在古印度术语中,它就是lava拉哇即噪音和madhu玛德呼啦(甜蜜的声音)。玛德呼啦分为五种:

a纳克哈伽,用指甲或手指弹拨弦乐器产生的呐嘚;b哇于伽,笛和其他木管产生的呐嘚;c沙玛伽,打击乐如木丹加鼓、塔布拉鼓等产生的呐嘚;d罗哈伽,钹、铙和铃等金属呐嘚;e萨里拉伽,从喉咙产生的呐嘚,包括声乐。

2.艾娜哈塔:并非有意识发出的声音,它是自然的声音,不一定能感受到的声音,也分为五种:a艾蒂苏克嘛呐嘚,极小和纤细的声音产生于肚脐;b苏克嘛呐嘚,瞬息和细密的声音,产生于胸部;c噗塔呐嘚,有表现力的声音,产生于咽喉;d艾普塔呐嘚,不明晰的声音,产生于口腔;e克里特里玛呐嘚,人为的声音,产生于口腔,当歌者对以上两类声音非控制时发出的声音。

音乐的八度音阶分为低八度、中八度和高八度。所有微分音、滑音等性质的音都属于阿鲁(吠陀语调)呐嘚。

参考文献:

[1]A.L.巴沙姆.印度文化史[M].商务印书馆,..

[2]邱永辉.印度宗教多元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3.

[3][4][5][6]邱永辉.印度宗教多元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8,89,90,91.

[7]乔公玄重.每天读一点世界史[M].武汉出版社,..

[8]MritunjaySharma.MusicEducationandPsychologyofMusic[M].ABHIJEETPUBLICATIONS,.5.

[9]EthelRosenthal.TheStoryofIndianMusicandItsIn?struments:AStudyofthePresentARecordofthePast[M].LowPricePublications,.78-88.

[10][11][12]郭振玺.金砖之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15,

[13]梁雷,洛秦.周文中音乐文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本文选自:《中国音乐》年第Ⅱ期

扫一扫或者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