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过冬,就飞去热带的岛屿游泳。

连续在极度寒冷的美东和北欧度过圣诞假期之后决定今年要去享受一下阳光沙滩的美好,恰逢香港难得一遇的暖冬,casualwear的上了半天班便愉快地拖着箱子奔赴机场飞往大洋洲。

虽然说自己是个根正苗红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圣诞节确是这些年来最喜欢的一个节日。也许因为自己出身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也许因为对辞旧迎新的期待,又或者仅仅是来自于对一年到头总该有点不同以往的仪式感的追求。

十多小时的飞行之后,落地便是艳阳天,排队出关的心情都美好地随时能哼成歌。事前没有做任何的旅游攻略,毕竟阳光跟慵懒最配,没有踩点拍照,行程紧凑的安排好每分每秒,睡到自然醒,化个美美的妆,走到哪逛到哪也是另一种方式。

此行没有去大堡礁,或许来自于希望自己对世界的感知不仅仅停留在海天一色的平面,也更希望在拿到PADI认证后深层次地感受潜水胜地海底世界的非比寻常;没安排*金海岸,大概也是因为在奥兰多连着玩游乐园坐过山车到落枕的印象太过深刻,又或者是在村里住久了对人头攒动的高密度区域有着本能的抗拒。于是,传统的悉尼墨尔本路线敲定,对于pinklake以及西澳的向往还是留给车技可以完全驾驭长途自驾的以后吧。

摄于皇家植物园

悉尼跟去过的绝大多数都市类似,有着鳞次栉比的CBD高楼,繁华绚丽的购物中心,皇家植物园正对着城市天际线悉尼塔,boxingday满街都是面露春风收获颇丰的各族人群。夜幕下的DarlingHarbour好像初入外企的职场新人,褪去白天精练的妆容,徒留几分尤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旖旎。海傍的各式餐厅倒是有几分外滩的味道,沿路经过的岩石区难掩文艺气息,原来文艺范也算是东西方的共同审美了。大概是商业世界浸淫久了,会对精神层面有更高的追求吧。

摄于悉尼鱼市

去一座城市,特别喜欢探访当地的大学。前往悉尼大学的途中,偶遇了建筑风格超现代化的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以及无论哪所学校都稳重传统的理学院。这样鲜明的建筑风格对比多少包含了学生性格的成分,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人群也许并不扎眼,还是对耐得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科研人员表示万分敬意,smartisthenewsexy。恰逢期间在读《红拂夜奔》,想起李卫公为证明费尔马定理的种种经历,倒是有几分理想与现实相得益彰的可爱。

摄于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坐落在一大片花园里,拾级而上,入眼便是mainhall。很典型的英式学院风,类似于Oxbridge,听姐姐介绍,学制也是相仿的。印象最深刻地是绿油油的草坪,新修剪过后隐约还嗅得到泥土的芬芳。

透过雨帘看墨大

相较之下,去墨尔本大学的那天是个雨天,雨势不大,隔着车窗透过雨滴还依稀可见校园的轮廓。因为校内禁止车辆通行,没有伞也只能校外绕圈的匆匆一瞥,King’s,Queen’s,Trinity这些学院名依然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不列颠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

墨大校园里被雨水打落的不知名的花

倒车离开时看到路边一树被雨滴打落的紫色花朵,脑海里闪过高中时学过的洗尽铅华,落英缤纷。记不得当时车内放的是什么歌,只是再一次认同心情好的时候下雨天都让人不禁地嘴角上扬。

十年前第一次去欧洲时曾见过路边无边无际的向日葵花海和绵延不绝的葡萄田,由此便心生向往。又记得以前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时关于欧洲酒窖的描述,黝黯的灯光,阴冷的岩洞,绵延排列的酒桶,贪杯却意犹未尽地吐掉泛着琥珀色的葡萄美酒,厚重地防止酒后失态的座椅等等,旧世界产区特色略见一斑。试过HawkesBay出产的Merlot,果香馥郁又清新爽口,恰好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气候条件都类似的YarraValley就在附近,稍微了解了一下当地葡萄种植的特点,便选了几家颇负盛名的酒庄一试。

摄于YerringStation餐厅

YerringStation是第一家也是午饭的就餐地,落地玻璃窗正对山景,并不是葡萄采摘的季节,但漫山遍野的绿色足以满足成日对着写字楼格子间的我。CellarRoom并不同于余先生书里的描写,相反地,更像是个loungebar,也许是有别于旧世界产区的新特色吧。初入其中甚至有种下了班一起去happyhour的既视感,也忍住了没有脱口而出fruitpunch,please的冲动。虽然内设简单,酒单却相当有诚意。在了解了我们喜爱的口感后,侍酒生推荐了一支CabernetSauvignon,黑巧般醇厚,微酸却不涩口。不过,对女生而言,选甜的总不会出错,所以妥妥地带走一只Riesling也算是不虚此行。

摄于OakridgeCellarroom

DomaineChandon是当地最大的一家酒庄,特别展出了由葡萄种植,采摘,加工,酿造以及装瓶等等全过程,品酒的用户体验却不尽如人意,酒单上清一色全是sparklingwine,不过相较于Yerring封闭的环境,这里倒是窗明几净,只是三个侍酒生被围了个遍,也就没有再深入了解酒庄的历史和试过的酒的特点。最后去了家族式经营的酒庄Oakridge,规模虽小却据享有盛誉。不过winetasting大概跟审美类似,对我和姐姐而言,并非我们钟意的那一杯,不禁庆幸还好没抱着狗熊掰玉米的心理错过第一家。

墨尔本的新年烟花

跨年夜是在墨尔本度过的,当天的晚饭在行前才仓促订下,想去的餐厅早已订满,寄希望于有人临时取消预定也落了空,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另一家。即便大家都知道那天的setmenu贵又标准化,却依然抵挡不住对特殊日子纪念的追求。于是,梳妆打扮,盛装前往。毕竟,再怎么避免被标签化,本质上依然是个不能免俗的普通人。大概因为跨年的关系,有自己一般穿着晚装脚蹬高跟鞋的,有T恤牛仔裤的,还有各种party打扮奇装异服的,一起倒数一起看烟花绽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也真是激动又新奇。今年没有许愿,或许是越成长越不需要通过虚无缥缈的寄托来自我安慰想要的都会有。有家人,有健康,有一份值得为之奋斗的工作,努力就是最好的方向感了。

摄于墨尔本中央火车站附近

偶遇一场求婚,喧嚣的欢呼声让人听不清男女主角的誓言,然而真挚地拥抱,激动地泪水,热列地亲吻,感动是这样跨越种族超越言语的美好。一直以为这样的私密时刻两个人分享已经足够,原来被众人祝福的感觉也挺不赖。

即使零点的烟花会落幕,人群会散去,好像过了12点的钟声灰姑娘丢掉了南瓜车和水晶鞋,又从魔法世界回到了现实,这依然不妨碍那些美好瞬间的隽永和曾带来的真切感动。我知道,又将独自踏上归途,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然而这一路上,提不动行李时陌生人伸出的手,感冒时空乘递上的纸巾和热水都是这个世界的变相鼓励和满满善意。

节选《红拂夜奔》里很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在做白日梦。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点好梦成真,但也可能不成真就到了梦醒时分。我们需要这些梦,是因为现实世界太无趣。因此风尘三侠逃出了洛阳城,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期待下一次出行。

本次的特约嘉宾是Jojo,我们在一次飞机延误中认识,转眼都认识两三年了。这么说可能有些矫情,Jojo是我认识的一位灵*有香气的女子,对生活有品位,有坚持,我们认识的这几年,看到她在不断地学习,什么大提琴,绘画,专业考试,做饭,通通都到碗里来,假期就行走在去探索的远方,所以这次邀请她给公号撰稿,写写她的澳洲旅行,期待她更多更多的分享。

Jojo

新年快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