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

和硕特部的形成与卫拉特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卫拉特,元代时称“斡亦剌惕”,明代时被称为瓦剌,清朝又称其为“卫拉特”或“厄鲁特”。

卫拉特起源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在明代的东西蒙古分裂中,卫拉特脱离蒙古大汗的控制,独立了出去。

此后,卫拉特逐步壮大,在脱欢父子执政时期臻于鼎盛,一统蒙古。但在也先死后,卫拉特部逐渐衰微,被迫西迁。

在此过程中,四卫拉特逐渐形成,和硕特部也在此过程中逐步成型,并在四卫拉特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蒙古国时期,卫拉特被称为“斡亦剌惕”。据《史集》记载,斡亦剌惕部的语言也是蒙古语,只是与其他蒙古部落的语言稍有不同。他们的驻地为八河地区,斡亦剌惕部最早的游牧地当在叶尼塞河的上游地区。

年,成吉思汗命长子术赤率右翼军“出征森林部落”。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协助术赤招降了斡亦剌惕部。

自此,斡亦剌惕归附蒙古,由蒙古大汗统治。年,明军攻破大都,元顺帝北逃,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权力,在克鲁伦河畔建巴尔斯城,但仍保有统治蒙古各部的权力。

归附蒙古的斡亦剌惕此时仍然听命于蒙古大汗。瓦剌与蒙古大汗的分裂,始于额勒别克汗时期。

额勒别克汗于洪武二十六年(年)即位,即位后,额勒别克汗在瓦剌人浩海达裕的唆使下,杀掉了他的弟弟哈儿忽出黑,霸占其弟媳鄂勒哲依图。

后在鄂勒哲依图的挑唆下,额勒别克汗误杀浩海达裕。作为补偿,额勒别克汗将浩海达裕之子巴秃剌封为丞相,“令主四卫拉特焉”。

建文元年(年),瓦剌部的乌格齐哈什哈又起兵杀死了额勒别克汗。自此,原本统一于蒙古大汗的蒙古部落分裂为卫拉特与东蒙古两大部分,“四万卫喇特,叛离逃去”。

此后的蒙古史书常以“四十万蒙古”来称呼东蒙古,称卫拉特为“四万卫拉特”。而明朝则将“元遗孽”的东蒙古称为“鞑靼”或“北虏”,将位于东蒙古以西的卫拉特称为“瓦剌”。

额勒别克汗死后,坤帖木儿于建文二年(年)即汗位,杀死额勒别克汗的乌格齐哈什哈则成为瓦剌部的首领。

建文二年(年)初,朱棣为劝阻蒙古人犯边,“遣书谕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并谕瓦剌王猛哥帖木儿等”。

据白翠琴考证,汉文史料中的猛哥帖木儿可能就是瓦剌的乌格齐哈什哈。朱棣在此称其为“瓦剌王”,可见乌格齐哈什哈此时已经成为瓦剌部的首领。

在写信时,朱棣分别致书坤帖木儿与乌格齐哈什哈,也说明此时蒙古分裂为由蒙古大汗坤帖木儿领导的东蒙古与乌格齐哈什哈领导的瓦剌两大部,瓦剌已经摆脱了蒙古大汗的控制,与东蒙古分庭抗礼。

乌格齐哈什哈似乎并未掌权太久,《明史》记载:“元亡,(瓦剌)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分为三,其渠曰马哈木,曰太平,曰把秃孛罗。”

马哈木三人在永乐元年(年)时就已经成为瓦剌的首领。永乐元年(年),明朝遣使瓦剌,“谕虏酋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

马哈木,即是上文提到的巴秃剌丞相。马哈木三人掌权后,瓦剌与东蒙古开始了持续多年的争战。永乐元年(年),东蒙古的“鬼力赤、阿鲁台方率众与瓦刺马哈木战,马哈木大败之,尽掠其人马”。

次年,明朝又得到消息:“(东蒙古)去年大败瓦剌,今春瓦剌亦败鬼力赤。”瓦剌与东蒙古的争战,给明朝提供了一个制衡蒙古的机会。

永乐七年(年),明朝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封太平为贤义王,封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就在当年,东蒙古的“本雅失里、阿鲁台率众侵瓦剌,马哈木等败之”。为了进一步打击东蒙古势力,次年(年)永乐帝趁东蒙古战败之际,率军北上,在斡难河畔击溃了阿鲁台与本雅失里率领的东蒙古军队。

斡难河一战后,东蒙古势力遭到重创,瓦剌进一步壮大,马哈木对待明朝的态度也开始变得傲慢起来。永乐十年(年),马哈木遣使明朝,请明朝出兵消灭阿鲁台,又“请加赏赉”、“请予军器”。

次年,马哈木又表示“甘肃、宁夏归附鞑靼,多其所亲,请给为部属,又多所请索,而表词悖慢”。

同年,马哈木拥立答里巴为蒙古大汗,以答里巴为傀儡,借蒙古大汗的名义征讨东蒙古。

蒙古自此开始出现两汗并立的情况,东蒙古的阿鲁台与瓦剌的马哈木各自拥立了自己的傀儡大汗,借此互相争战。明朝不会坐视瓦剌取代东蒙古成为新的边患,永乐十一年(年),明朝册封东蒙古的阿鲁台为和宁王,开始拉拢东蒙古以牵制瓦剌。

永乐十二年(年)三月,永乐帝再次领兵出征,不过这次明军的作战对象换成了瓦剌。当年六月,明军在忽兰忽失温击溃了以答里巴、马哈木为首的瓦剌军队,“杀其王子十余人,斩虏首数千级”。

经此打击后,瓦剌实力大减,于次年春天向明朝遣使贡马谢罪。东蒙古的阿鲁台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永乐十四年(年),“瓦剌与阿鲁台战,败走”,不久之后马哈木就去世了。

经此二战,瓦剌势力遭到了明朝与东蒙古双重打击,马哈木死后,“其众溃散”,实力不复往日。

马哈木死后,其子脱欢嗣位。脱欢继位后,瓦剌与东蒙古的战争仍未停息,此前遭受打击的瓦剌部在与东蒙古的争战中落于下风。永乐十七年(年),“阿鲁台袭贤义王太平等,大败之”。

除了与东蒙古的战争外,瓦剌此时也与其南部的东察合台汗国爆发冲突。永乐十六年(年),东察合台汗国的歪思汗即位。

歪思汗“对宗教非常热忱,而且英武过人”,“所以便用兵征讨异教徒”。不过歪思汗的作战并不顺利,败多胜少,据记载:“这位汗同喀耳木人总共打过六十一次仗,只有一次获得胜利,其他每次都遭到溃败。”

在另一边,东蒙古在打败瓦剌之后,“数年生聚,畜牧日以蕃盛”。随着实力的增强,东蒙古又开始“屡为边患”,永乐二十年(年)东蒙古“大寇兴和”。眼看东蒙古势力逐渐强盛,渐不可控,永乐帝再次出击。

永乐二十年(年)、二十一年(年)、二十二年(年),明朝连续三年大规模出兵北征,阿鲁台部的势力再次遭到明军重创,阿鲁台不得不“趋荒漠以避”。

脱欢也趁此时机,于永乐二十一年(年)夏击败阿鲁台,阿鲁台部“马驼牛羊殆尽,部落溃散无所属”。

综上来看,元朝灭亡后,退回草原的蒙古部落很快就发生了内乱了,分裂为东西二部。瓦剌脱离了蒙古大汗的统治,独立出去,并且与东蒙古展开了持续多年的战争。

而明朝则趁此时机,通过军事干预的方法,在瓦剌与东蒙古之间,拉拢弱者,打击强者。东蒙古强盛时,就给瓦剌首领封爵,派军北击阿鲁台;瓦剌强盛时,就给阿鲁台封爵,派军打击瓦剌。

明朝通过连续多年的军事行动,维持着瓦剌与东蒙古之间的微妙平衡,使此二者兴衰交替,都无力对明朝形成威胁。

与此同时,瓦剌与东蒙古也借明朝之力,打击对手。在明朝打击东蒙古时,瓦剌会趁机袭击阿鲁台,借此扩充实力;而在瓦剌被明军击败时,阿鲁台也会不失时机地趁火打劫,进一步削弱瓦剌实力。

在瓦剌、东蒙古和明朝的三方混战中,明朝利用蒙古人内乱不断的时机,通过军事干预,防止瓦剌或东蒙古中的任何一方一家独大,维持瓦剌与东蒙古实力相平,不分上下的状态。

这使得蒙古人内部难以出现一个强盛的部落,东西蒙古分裂后无法重归统一。瓦剌与东蒙古争战不断,但双方的实力消长却未曾达到一方能够吞并另一方的程度,蒙古人在长时间内一直处于内乱的状态。

明朝通过这种制衡手段,大大削弱了蒙古人的实力,维持了明朝北疆的稳定。不过,永乐帝的制衡手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频繁的军事干预为前提的。

这也注定这种手段难以长期为继,明朝难以承担年年大军北征的负担,永乐之后的明朝帝王再也没有朱棣那般御驾亲征的魄力与能力。

当明朝的蒙古策略从积极进攻转为消极防守后,瓦剌则将迎来它的全盛时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1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