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设立宣大总督,是为了加强防御蒙古诸部对北部边境的侵扰,出于*事上的需要而创设的一种制度。明蒙关系是有明一代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明蒙关系的变化和明代北边防御形势的变化,宣府、大同、山西逐渐成为处于明代北边防御蒙古的最前沿地方,其*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代建立了以京师为中心的北边防御体制。明廷在北边防线上逐步建立了九个*事重镇,称为九边。九边是明蒙关系的产物,而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是明代九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防御蒙古的侵扰,明廷设置了宣大边镇,派总兵官镇守。之后,明廷逐步设置了宣大巡抚和宣大总督,形成宣大总督节制巡抚、总兵官等的体制。

洪武时期,明太祖对蒙古采取了积极的防御*策,即实行对蒙古进行*事征伐和派遣大将及藩王守边的防御*策,同时,釆取对蒙古进行招抚的基本*策。经过数年经营,构筑了一条坚固的北边防线。永乐时期,明成祖继承太祖时期对蒙古进行*事征伐和积极招抚的*策,同时打破了藩王守边的防御体系和实行对蒙古封贡的*策,幵始内缩南移洪武时期构建的北边防线。洪熙、宣德时期,明朝基本上放弃了对蒙古进行*事征伐的*策,转为实行消极的防御策略,开始全面内缩北边防线,以及完善与蒙古封贡的*策。至此,明初经营的北边防线,己经基本南移到长城以内。

一、洪武、永乐时期的明蒙关系

洪武元年(年)八月,明朝攻占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后,蒙古势力退居漠北,但是,残存的蒙古*事势力仍很强大,继续威胁着明代的北边边防安全。明朝初年统治者就确立了稳固防守北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战略总方针,并希望寻找有利时机消灭蒙古

为彻底解除蒙古势力对明朝统治的威胁,明太祖在其统治年间,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事征伐。洪武三年年春,“遣徐达为大将*,使出西安揭定西;李文忠为左副将*、冯胜为右副将*,使出居庸,捣应昌。”结果明*攻占了幵平和应昌,拓展了明朝的北部疆域,并迫使残元势力继续向漠北遁走。洪武五年年,朱元璋又遣大将*徐达、左副将*李文忠、征西将*冯胜率师分三路征伐漠北。虽然其他几路*都取得了胜利,但徐达率领的中路*在岭北之役中却遭到失败,使这次出兵最终没有实现永靖沙漠的目标,明*被迫退守边塞。

洪武五年明*远征漠北的失败,致使隐没于北部边境的小股蒙古势力,不断地侵扰明朝的北部边境。此后洪武七年年、十二年年、二十年年、二十三年年明朝都曾遣*主动出击。

残存的蒙古势力被明*击败后,其内部陷入分裂,分为瓦剌部、鞍靼部和兀良哈部。兀良哈归附明朝,明廷设置朵颜、福余、泰宁三个羁縻卫所。

除*事进攻之外,明太祖也实行了积极的招抚*策。如洪武三年,俘获元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刺,封为崇礼侯;洪武七年,明廷以礼遣归买的里八刺。洪武二十年,纳哈出降服后,明廷封为海西侯,赏赐甚厚。

除了对残存的蒙古势力采取大规模的*事征伐之外,明太祖采取派遣大将镇守边境和藩王镇守边境的策略,以保障北部边境的安宁。自洪武一年(年)秦、晋二王就藩西安、太原,洪武十三年(年)燕王就藩北平。洪武二十六年(年)三月,冯胜、傅友德等受命出镇北平等处备边,“其山西属卫将校悉听晋王节制,北平属卫将校悉听今上节制。凡*中应有机务,一奏朝廷,一启王知,永著于令”至此,明朝北部边塞的*事大权已经基本转移到藩王之手。至洪武二十八年谷王就藩宣府和肃王就藩甘肃,洪武时期北边防御体系中藩王镇守格局也基本完成。至洪武末期,明太祖构筑了一条坚固的北部防线,来防御蒙古的*事势力,“自辽东而大宁,而开平,而宣府,而东胜,而大同,而宁夏,而甘肃,东西延亘,指臂相依”,控制着东起辽河,西至阴山、河西走廊一线,直抵哈密的广大地区。

经过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长达四年的战争,极大地损耗了明朝的国力,同时使洪武时期构筑的北部边防也遭受严重破坏。明廷无暇顾及北部边防,蒙古势力遂乘机得以恢复壮大。

自洪武末年,蒙古势力分裂为三部分。永乐时期,鞍鞋部较强大,沿传元帝号,但陷于内,*权更迭频繁。瓦刺部形成马哈木、太平、把秀孛罗三酋长共同专*的局面。兀良哈三卫因实力较弱,遂摇摆于明朝和鞍鞋、瓦剌部之间。蒙古各部之间虽然内争不断,但同时仍不时侵扰明朝北部边境。

明成祖即位后,重新调整和部署北部边防,除继承洪武时期对蒙古进行*事征伐的*策,同时,实行内缩南移北部防线的*策,将镇守北部边境的藩王大半移居内地。这样,就打破了洪武时期建立的诸王守边格局,于是明廷幵始派遣大将镇守边境,并实行对蒙古招抚与封贡的*策。此外,为加强北部边防,永乐十九年(年,明成祖将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

永乐时期,明成祖对蒙古釆取*事打击与招抚相结合的*策。明成祖对蒙古各部采取分化策略和封贡*策,开始确立对蒙古的封贡制度。永乐七年(年五月,封瓦剌马哈木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顺宁王,太平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贤义王,把秀孛罗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安乐王,仍命所司给赐印诰。永乐十一年(年)七月,明朝封鞍靼阿鲁台为和宁王。明成祖即位后,重新设置兀良哈三卫,以朝贡贸易为经济纽带,使得兀良哈二卫与明朝的*治臣属关系,相对牢固。

明成祖五次亲征沙漠。第一次出征是在永乐八年(年。早在永乐七年,明朝派给事中郭骥出使本雅失里,为其所杀。因而派淇国公丘福等五人率*出塞征讨,结果丘福中计致使全*覆没。永乐八年,明成祖决定亲征,在饮马河、斡难河大败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接着于永乐十二年(年,永乐二十年(年)、二一年(年、二十二年(年)又连续四次出征,再次击败阿鲁台及马哈木。明成祖在第五次出征中病死。

洪武、永乐时期,明朝对蒙古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事征伐后,极大地打击和削弱了残存的蒙古势力,基本上成功地消除了残元*事势力的威胁。但是,结果也极大地损耗了明朝的国力,之后基本上放弃了对蒙古的*事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事上逐渐丧失主动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fj/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