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大型真实世界研究AHEADG2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昨天 导语:晚期胃癌治疗是目前临床一大难题,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的进展,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中国自主创新药物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自诞生以来,已有诸多研究充分证实了其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的出色疗效与良好安全性。 近日,医院冯继锋教授牵头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临床研究”于SCI期刊OncoTargetsandTherapy杂志在线发表,向全球学者介绍了阿帕替尼在真实世界实践中的最新循证证据。 本刊特邀该项研究的主要完成人冯继锋教授和沈波教授,分享该研究开展背景,介绍阿帕替尼真实世界应用数据,畅谈阿帕替尼优化方案的思路与前景。以下整理访谈精要,以飨读者。 研究简介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临床研究,旨在观察评价阿帕替尼在真实环境中治疗胃或胃食管结合部晚期或转移性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自年7月1日至年3月1日,共招募江苏省47家中心的例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的晚期或转移性腺癌患者入组。患者每日接受mg~mg的阿帕替尼治疗,阿帕替尼单药使用或联合治疗使用,直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等。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1.1)进行肿瘤评估。观察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等。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版本4.0)对不良事件(AE)进行分类和分级。 结果显示,在可进行疗效评价的例患者中,32例患者获得PR,例患者达到SD,例患者为PD,ORR为10.60%,DCR为61.92%。mPFS和mOS分别为4.0个月和8.2个月。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与更长的PFS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是:联合方案加紫杉醇/多西他赛,阿帕替尼初始剂量≥mg,白细胞减少症和手足综合症的AE发生。有例患者可进行安全性分析,主要不良事件为白细胞减少症(18.69%)、蛋白尿(17.13%)以及高血压(15.89%)等。 本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在中国真实世界中对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研究为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增添了新的循证证据。 研究者说 “Q:胃癌是异质性很强的肿瘤,近年来,日渐增多的临床研究为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证据。请您简单谈下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冯继锋教授:在联合治疗策略中,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的联合已在国外批准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AHEAD-G研究亚组分析也显示了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具有不错的疗效,化疗与抗血管药物的联合很可能会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治疗大放异彩的当下,已有PD-1抗体在我国获批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免疫联合其他手段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多项小样本探索性研究显示了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胃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出色疗效,胃癌二线治疗有可能进入“Chemo-free”的时代。 总的来看,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或者免疫治疗在晚期胃癌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前景,相信随着合理、综合及个性化治疗理念的逐渐普及,晚期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会越来越多,最终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Q:请您谈谈,该研究的开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冯继锋教授:既往II、III期临床试验证实,阿帕替尼在化疗难治性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出色,然而,具有严格纳排标准的试验人群通常并不能很好地代表真实世界的患者人群,真实世界人群使用阿帕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不清楚。此项真实世界研究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阿帕替尼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的缺乏。 本项研究发现,阿帕替尼治疗线数越靠前、联合化疗的方案含紫杉醇/多西他赛、转移灶数越少、ECOG评分越低、阿帕替尼起始剂量越高等,越能从治疗中获益。这一结果将为真实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阿帕替尼的合适目标用药人群、制定最佳药物剂量、与何种药物进行联合等,提供新的思路和用药指导。 “Q:对于AHEAD-G研究的成功开展,您有何感想?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拓展阿帕替尼的临床应用?冯继锋教授:该研究的成功开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可进行合适的搭配组合,并发挥“1+12”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阿帕替尼联合合适的化疗药物可以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明显更长的PFS和OS。 其二,该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阿帕替尼选择不同的剂量、联合不同的化疗药物、治疗不同的目标患者等,能够给患者带去不同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一项临床研究的成功开展,在解决一部分临床问题的同时可能会带来更多细化问题,这有助于为患者探索出更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其三,近些年,我国民族制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已逐渐走向世界制药行业的前沿。阿帕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应当以其独特的优势开展更多联合应用方向的探索,如此必将能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沈波教授访谈视频 “Q: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本项研究的开展背景?沈波教授: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尽管内镜技术不断发展,但目前公众对于通过内镜进行胃癌筛查的接受度仍不尽如人意,加之早期胃癌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鉴于胃癌恶性程度和异质性都非常高,多年来针对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探索层出不穷,但对总生存的提升并不显著。即使是在其他肿瘤中表现出色的靶向治疗,在胃癌中也进展缓慢,多年来只有针对HER-2基因的曲妥珠单抗一种靶向药物获批。 值得欣慰的是,年上市的中国自主研制的阿帕替尼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获批适应证为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阿帕替尼的问世将晚期胃癌的PFS和OS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那么,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在真实世界的疗效又当如何?目前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数据,而这恰恰是临床医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fj/3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维middot雅桑克莱重拳KO安迪
- 下一篇文章: 欧E黑马蓝20秋装新款品牌折扣女装专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