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四种方法
品德与格局永远是我们最广的人脉,最硬的后台,最坚韧的底牌。 ——亦舟 有人说“中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是其中两个,曾国藩则是那半个。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也用人无数。有学者统计说,当时清朝四分之一以上的官员都是曾国藩提拔任用的。 因而,他在用人、看人方面必然具备独到的见解及方法。 翻阅曾国藩的文稿,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和借鉴。 咸丰八年三月,曾国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四句话,“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具备这四种相的人,必然不会是庸碌之辈,也往往是值得我们珍惜的良师益友。 01 端庄厚重是贵相 端庄厚重,重点是“庄”和“厚”。 “庄”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代表端严肃敬的文字,“庄”即谨严持重,亦指恭敬有礼。 《论语》里面说,“临之以庄,则敬。” 《礼记》里面也提到,“非礼不诚不庄。” “庄”是古代君子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所必备的品德。 那什么是“重”?“重”即是稳重、厚重、自重、负重、庄重。这是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必备的潜质。 我国古代有一句“做人当如山”,山在那里,纵使一言不发,但却能让所有人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既是敬畏,又是可靠。 男人当如山,遇事从容稳重,待物不骄不躁。 曾国藩的祖父一生都没有做过官,但是一旦邻里发生了纠纷都愿意来找他调解。 缘何?盖因他说一不二,自带从容不迫、厚重如山的气场,让其他人对他心服口服。 明代大儒吕坤曾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道德经》上也写到,“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一个厚重的人,贵在内涵而发于四肢,现于言行。 正如曾国藩所说,“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所以,永远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轻浮易躁的人。 02 谦卑含容是贵相 一个待人谦卑,处事宽容的人,必然更容易获得成功。 曾国藩踏入仕途初期,因性子耿直,根基不稳经常受到同僚排挤。 后来他扶摇直上,并没有因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欺辱那些人,相反,对那些地位已经不如他、但曾经给过他恩惠的人礼遇有加,甚至称之为恩师。 因着“重情义、擅为人”的名声,曾国藩不用上赶着寻找贤士,有才之士自然向他靠拢。 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生活中从不乏踩低捧高之人,但只要你不入俗流,总会被他人发现你的闪光点。 一个人越是想成功靠近,所面临的的人际关系就越复杂,而谦卑是让自己保持清醒,同时也是应对复杂局面的最好办法。 《论语》里面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曾国藩与左宗棠被时人称作“曾左”。文人评价说:“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 曾国藩初到长沙练兵时,左宗棠就跟人说曾国藩才能不行,还曾鼓动官员大肆攻讦他。 后来,曾国藩再度出山,仕途顺畅,却仍然主动拜访左宗棠想让关系好转。 左宗棠落难后,通过曾国藩的举荐得以重新出来做官,但他依旧故我,对曾国藩冷嘲热讽。 而曾国藩始终不以为意,宽和如故。 也许曾国藩的态度最后软化了左宗棠,在他死后,左宗棠送去了挽联,写到“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表达了对曾国藩的赞赏。 之后,左宗棠还对曾国藩的后代照顾有加。 无论是职场还是普通生活中,我们与其他人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发生摩擦,如若事事计较,必然会耗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中必不可少的品德。 03 事有归着是富相 “事有归着”即为人脚踏实地,做事沉稳有着落。 谋事,创业,很多人都急于求成,力图一鸣惊人,但用力过猛的结果往往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写到,“男虽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 “不苟不懈,尽就条理”,就是认真做事,不苟且,不将就,不随便敷衍了事,也不草草收尾。 一个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人,即使没有大成,但必然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如何做到“事有归著”?最重要的就是把心静下来,即曾国藩所说的“耐烦”。 学习本事的时候,耐得住苦楚;孤*奋战的时候,耐得住寂寞;不被他人理解的时候,耐得住嘲讽;小有所成的时候,耐得住性子。 奋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熬”。 熬得住的人,进阶;熬不住的人,无着落,出局。 一个男人成不成熟,看他做事情有没有着落就行。 04 心存济物是富相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老子也有言,“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心存济物”,既是爱人,亦是豁达;既是给予,亦是担当。 自私自利之人往往眼界狭小,执着于面前的蝇头小利,甚至被欲望迷惑,干出损人不利已的事情。 而心存济物的人,心中有大格局,懂得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独赢不是赢,共赢才是真正的胜利。 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私心的人,在与人交往以及统筹规划上面往往也不会局限于一方小天地。 “心存济物”,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处世智慧。 “为人处世至诚,人必知我、敬我;治心修身至诚,人必信我、助我。” 曾国藩在战败时,能一力承担罪责;在战胜之时,有能够把功劳分给大家。 所以各类能人才愿意与他共事,供他驱使。 因为他们知道曾国藩的处事靠得住,眼界也够长远。 心中有他人,他人才会来助你;心中有格局,运道才会从你。 这就是心存济物是富相的真谛。 曾国藩所述的“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不仅是他自己的写照和追求,更是他知人用人的智慧和经验。 品德与格局永远是我们最广的人脉,最硬的后台,最坚韧的底牌。 与君共勉。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fj/3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刚刚富时罗素纳A权重提至25,新增两
- 下一篇文章: ldquo走出去rdquo复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