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苹果果农的套袋之路究竟还要走多远
近些年人们为了追求农产品的口感、色泽和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等指标,发明了给水果套袋技术,该技术确实给农产品的各项指标增色不少,而且套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冰雹的作用。 但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套袋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整天搬着梯子爬上爬下,一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疼,袋子却套不了多少。虽然不是重体力活但劳动密集程度一点也不轻松。凡是大点的果园每次套袋都的雇人帮忙套袋,每年套一次取一次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再加上袋子钱,无形中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偶遇农产品滞销年份,看着和你的劳动成果不相符的收购价格,农民朋友心里有说不出的酸痛。 果树树套袋是利弊皆存,好处就是对于防止病虫害有益,减少了烂果与损失,减少了药害的残留,符合无公害水果的流行趋势,且增加了表光的质量,免受风、雨、气等不良侵袭,起到很好保护的作用。 但同时,果树套袋的副作用也日渐显现,并且成为阻碍果品发展的障碍。首先,天的袋内生活,苹果少了阳光的照射,风味变得清淡了少许,虽然如今的科技发达,可以拼命地进补各种生长素与有机肥,但什么东西能比得上阳光赐予的营养呢? 其次,套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套袋一项,每年全国就有上千亿的支出,更何况如今的人工费越来越高,在烟台本地,甚至达到了每个一毛的价格,成本加大,进一步压缩了种植的效益,使果农赚钱越来越难。 虽然,去袋之路势在必行,但从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病虫害防治,不是药害残留,而是人们对于外观的要求,套袋仍要必须肩负的任务。 消费者的需求是引领种植的标准,消费者认可的鲜嫩嫩、红彤彤的标准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即所谓观念难移。至于对病虫害的防治以及药害残留,如今采取解决的方法,都并非难事。 在我们烟台,有好几个地方,比如在蓬莱,正在进行免套袋种植的实验,采用建立生长大棚的模式去代替套袋,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和减少药害残留,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造价昂贵的投入,不知对于利润越来越薄的果农种植来说,是不是有推广的价值和必要。 总之,只有解决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新技术成本的问题,苹果免套袋才可能被实际应用,在此之前,套袋之路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朋友们,你怎么看呢? 苹果种植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cy/6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职业教育体系距离ldquo现代rd
- 下一篇文章: 我们距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