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千古五洲沧海之《世界诸文明各国家概貌及世系》(第六章)

多样的人种、多彩的文化、辉煌又悲惨的历史、神秘又鲜明的性格之古代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简介

印度次大陆有如大海,外来文化不断汇入其中,最终形成了现在以包容与多样闻名于世的印度文明。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对印度文明感叹道:“它与波斯人、埃及人、希腊人、中国人、阿拉伯人、中亚细亚人及地中海各民族皆有亲密的接触。虽然它影响过他们,可也受过他们的影响,然而它的文化基础还是相当坚实。”

多样性是印度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

印度有人种博物馆、语言博物馆和宗教博物馆之称。

印度种族多样,肤色多样,包括印欧人、达罗毗荼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尼格利陀人、蒙古人种等。

这些人有的是印度土著人,有的是不同时期从欧亚大陆或海上来到印度次大陆的外来移民。

从欧亚大陆来到印度的途径有两个:或者从西北部的山口进入,或者从东北部山区渐次迁入。

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斯基泰人、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是从西北部山口进入的,而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的移民多是从东北部山区渐次迁移而来。

早期的阿拉伯人和后来的欧洲人大多从海上来到印度。这些外来民族有的是通过外来入侵的方式进入,更多的是通过和平迁移方式进入印度。他们在印度定居下来,融入了当地社会,成为印度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拉其普特人和部分穆斯林的经历可以印证这一点。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聚居于拉贾斯坦邦的一部分拉其普特人的祖先可以溯源至外来的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等,他们在当地建立*权,通过祭司编纂谱系转而成为刹帝利种姓,成为统治阶层。印度部分穆斯林的祖先可以追溯至现在的伊朗和阿富汗等地,他们在德里苏丹和莫卧儿王朝时期构成了统治阶层的一部分。

印度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印度语言的多样化正是文明融合的体现。

印度语言分属多个语系:78.05%的印度人说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19.64%的印度人说的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其他少数人所说语言分属澳亚语系和汉藏语系等。

印度宪法表列语言有22种,宪法未表列语言有种。根据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印度有30种语言的使用者超过一百万人口,使用者超过1万人的语言总共有种。

作为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支的梵语,是印度教经典《吠陀经》的记录语言。梵语又与印度各地方语言结合衍生出印地语、旁遮普语、克什米尔语、古吉拉特语、拉贾斯坦语、马拉塔语、孟加拉语和乌尔都语等多种语言。

乌尔都语是典型的文明融合的产物,该语言形成于中古时期,源自梵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是在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语言。

上述印欧语系印度分支语言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文明的融合,它与南部的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和谐共生数千年。后者包含的地方性语言有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坎纳达语、玛里雅兰语等。

由于达罗毗荼语系各邦对印地语作为印度官方语言的抵制,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印度唯一全国通用的官方语言。

另外,印度西北部和东北部一些民众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它与当地历史上的民族迁移密切相关。

印度还有宗教博物馆之称。

印度次大陆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的诞生地。除了本土诞生的宗教以外,印度还容纳了诸多外来宗教,诸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巴哈伊教等。这些外来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传播至印度,并使很多本土居民皈依。

根据年的人口普查,印度79.8%的人信奉印度教,14.2%的人信奉伊斯兰教,2.3%的人信奉基督教,1.7%的人信奉锡克教。

印度教一般被看作是多神教,这与它拥有数不清的神灵有关,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其是一神教。抽象的“梵”是一些印度教精神导师最推崇的概念。印度教中“梵”的概念与道教中“道”的概念相似,都被看作是宇宙的最高本体。

证悟“梵我如一”始终是印度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从“吠陀的末份”《奥义书》的创作者到中古时期印度教集大成者的商羯罗,再到近代享誉西方的辨喜莫不如此。相信“梵我如一”的印度教徒认为,不管是人、神抑或是精灵,他们都只是梵的显现,“大梵”与“小我”其实并无二致。“梵我如一”的概念就像一根绳索把纷繁复杂的印度教信仰串了起来,使印度教成为最具包容性的宗教之一。

伊斯兰教传至印度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德里苏丹和莫卧儿王朝等伊斯兰教*权的统治促使更多本地印度人皈依,据统计,印度穆斯林人口约占世界穆斯林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受印度本土文化影响,印度穆斯林内部也有种姓划分。

锡克教的诞生本身就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一种结合,是由古鲁那纳克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创立的一个新型宗教,该宗教在当代依然富有活力。

琐罗亚斯德教和犹太教在印度也有久远的历史,印度有世界上最多的琐罗亚斯德教信徒。

印度数千年的历史表明,辉煌灿烂的文明必须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在《印度的发现》一书里,尼赫鲁谈道,“古代印度,像古代中国一样,自成一个世界,它本身就是形成一切事物的一种文化和文明”。开放和包容是文明发展与繁荣之基,闭关锁国和排他性发展是行不通的。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哈拉巴文明

今天举世公认的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波斯人和希腊人称之为印度,《史记》《汉书》称之为身*,《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之为印度。

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本地原有居民创造的,他们被通称为达罗毗荼人。

公元前年代,一些自称雅利安人的印欧语系居民从次大陆的西北部进入到印度次大陆;公元前0年代,先后有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厌达人等侵入这里并建立过自己的统治。

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巴文化,因为它最早是在哈拉巴发现的,是古代世界面积最大的青铜文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约与我国夏代差不多。

哈拉巴文化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属于这个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器,但也有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制作的工具和武器。此外还有其他金属制作的工艺精湛的用品。

居民从事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当时栽培的作物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棉花、椰枣、蔬菜。可能已种植水稻。已驯养牛羊猪狗驴马。

手工业中,纺织业是一个重要部门,许多遗址发现有纺锤和纺轮,还有染缸。陶器的制作已用陶轮,发现了烧陶的窑址。

在大量的古迹遗存的发掘中,都充分证明了其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的贸易。罗塔尔海港遗址的发现,反映了当地与苏美尔的海外商业已经常化。

哈拉巴文明是城市文明,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城内房屋有别,反映了阶级分化。

哈拉巴文明时代已有文字,都在印章上面,故称印章文字。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也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一般认为是达罗毗图语族,但至今未成功释读。

公元前年左右,哈拉巴文明神秘消逝。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哈拉巴文明被毁灭后,公元前年左右,一支自称雅利安人(意为“高贵的”)的印欧语部落进入南亚次大陆,他们创造了以后的印度文明。

雅利安人创造的文明中的第一个时代是吠陀时代,因为研究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资料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及解释它们的著作。

吠陀时代又分为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和晚期吠陀时代(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吠陀经共有四部,即《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婆吠陀》。

“吠陀”意为知识、学问,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

早期吠陀时代又称梨俱吠陀时代,因为研究这个时代的资料室四部吠陀中形成时间最早的一部吠陀《梨俱吠陀》(约编撰于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而无其他资料。

早期吠陀反映了雅利安人氏族部落组织解体,并向阶级社会迈进的历史。

这一时代,农业已逐渐取代畜牧业变成主要生产部门,种植大麦、小麦等,但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铁在后期已稀疏出现。交换也已产生,大概以金属或装饰品作交换媒介。

雅利安人依旧保持氏族部落组织和种种会议,比较重要的会议是“萨巴”即长老大会,和“萨米提”即部落成员会议。这两个会议和*事首领“罗阇”构成了雅利安*事民主权力机构的要素。

早期吠陀时代私有制已逐渐产生,并开始出现了等级划分现象,瓦尔那(种姓)制度萌芽。

晚(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已从印度河流域移至恒河流域。

了解这一时期历史的主要资料是成书约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6世纪间的《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婆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文献即《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还有一些考古发掘资料。

这一时期社会发展复杂多变,铁器已推广使用,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分工大大加强。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发展,商业开始兴起。

高利贷开始出现。在所有社会关系变化中,奴隶制的发展最为突出。

奴隶主要是雅利安各部族之间的战俘,既有异族也有本族,大量努力的出现,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恒河上游的居楼和般遮罗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形成国家,其他国家大概在前7世纪后形成。

在晚期吠陀时期形成的这些国家还是小国寡民的国家,故称为城邦。而且,虽然原来的罗阇变成了可以世袭的王,其人身也有了神圣的性质,但他还不是专制君主,萨巴和萨米提两种会议依然存在,对国王还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到公元前6世纪,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已有20几个城邦国家,主要如犍陀罗、居楼、伽尸、居萨罗等,这样便开始了印度历史上的列国时代。

在吠陀时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印度形成了两种日后成为其民族特色的体制,即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

早期祭祀比较简单,也不存在比较抽象的宗教哲理。这种简单的宗教到后期吠陀时代逐渐发展成有完整体系的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梵天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皆属梵天所创,而且只有梵天是实,其他一切皆为虚幻。婆罗门教开始以一种统辖万有的梵天神性说,包揽了一切原始崇拜,把婆罗门教义提高到垄断精神世界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把解释、宣传这一教义的婆罗门祭司僧侣,崇奉为人间第一等级。此外,婆罗门教还利用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灵*转移说,创造出一套灵*投胎转世的业力轮回说,认为人在死后投胎,也就是所谓轮回,是由生前造业好坏决定的。为善者得报,来世富贵;为恶者得报,来世受罪。因此婆罗门教强调遵法行善,要人民安于现状,忍受一切苦难。婆罗门教视《吠陀》为圣书,只有婆罗门祭司僧侣才能阅读了解,再加上繁琐的宗教仪式和五花八门的祭祀,婆罗门教就成为一种异常神秘的宗教,对后来印度历史有深刻影响。

晚期吠陀时代,瓦尔那制度成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瓦尔那(愿意为颜色、品质),原指不同人种和社会集团,后来逐渐用以表示社会等级。

瓦尔那制度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征服,如最初形成的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两个瓦尔那就与征服有关;社会分工,如各瓦尔那职业上的不同;阶级分化,如各瓦尔那的经济、*治、社会地位的差别。印度瓦尔那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国家形成后,划分更为严格。

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在社会上有首脑之尊,其他各等级包括国王在内的刹帝利,对婆罗门都应敬重礼让。

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组成,日后成为婆罗门教的祭司,也可以经管其他行业,但只动口不动手,即作为业主和管理领导人员。他们不仅垄断宗教文化大权,也参与执*,常做国王的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动,甚至随*出征。婆罗门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除这些剥削收入外,婆罗门正式的补充收入是接受布施,来自国王贵族的布施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战争虏获和国家税收的分配,往往表现为大量的馈赠。婆罗门也是最富有的阶层。

刹帝利作为第二等级是由王族和*事行*贵族组成,他们被视为社会之臂膀,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

在理论上,婆罗门优于刹帝利,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属刹帝利等级,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个种姓之间的争雄,因此有些文献也出现过刹帝利优于婆罗门的说法,只是较少数而已。这种争夺有时也在思想文化上表现出来。刹帝利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的统治阶级,甚至更富于婆罗门,因为战争掠夺物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有的。

第三等级吠舍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养者,意即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众。

吠舍原由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日后用以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业的贫民大众。由于小生产者也产生贫富的两极,吠舍中有些少数发家致富之人,甚至从事高利贷活动。在婆罗门和刹帝利统治之下,吠舍已无*治权利可言,只有交税服役,供养统治者的义务。不过比起第四等级,他们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按婆罗门教的理论,吠舍与刹帝利、婆罗门都属高级种姓,死后投胎可再度为人,因而称为再生族。第四等级首陀罗则属非再生族。因此吠舍可以参加婆罗门主持的宗教祭祀和听讲教义,首陀罗则绝对不能。实际上,再生与非再生的界限就是过去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异族人、雅利安公社成员与非公社成员判然有别的反映。

首陀罗是第四等级,指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最初是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各族组成,后来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被降到这个最卑贱等级的雅利安人。

他们失去了*治、法律和宗教上的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告的低贱地位。他们从事农牧渔猎,以及种种当时被人视为低贱的职业,其中有少数自食其力的工匠,但大多数沦为佣工和奴仆。作为最低贱的等级,首陀罗的地位和奴隶相差无几,其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奴隶。

除四个等级以外,后来还出现了等外的贱民,即旃陀罗,“不可接触者”。

种姓制度一旦固定下来,各个等级所从事的职业就不能任意改变,固化为职业和种姓身份,称为阇提。各个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特别是低等瓦尔那的男子不能娶高等瓦尔那的女子,否则所生孩子就要落入旃陀罗的境地。种姓制度的本质是保护上层种姓的特权地位。它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级披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供养伺奉他们。由于种姓制度在以后各时代有变本加厉之势,它一直是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到公元前6世纪初,初步形成十六大国,史称列国时代。

列国时代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兴起之时。

列国时代后期,摩揭陀国在恒河流域中部称霸,逐渐兼并四邻,开始走上统一北印度的道路,为后来统一帝国孔雀帝国打下基础。

在*治体制上,列国中绝大多数是国王当*,也有个别国家实行贵族共和制。

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发展史专制王权的不断壮大,如摩揭陀国通过多年征战,瓶沙王(约前-前年)治下村镇8万,国土大增。

列国时代,恒河中下游经济最为发达,城市众多,工商业兴盛。铁器已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水平和产量大有提高,手工业分工细密,技艺专精。国内外贸易发达。各种商业活动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它与王权壮大相辅而行,给以种姓制度为支柱的等级关系猛烈冲击。

王权壮大使刹帝利的财富和势力急剧增强,更不能容忍婆罗门以第一等级凌驾其上。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吠舍中的工商业者日趋富有,他们也成为腰缠万贯的奴隶主,自然也不满婆罗门特权。

另一方面,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却日趋下降,饥寒交迫,备受歧视,在暴虐的国王统治下更是朝不保夕。

因此,列国时代也是各种矛盾尖锐集中的苦难之世。

列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各阶层的新思想、新宗教如雨后春笋,勃兴而发。

当时婆罗门教已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冲击和攻讦,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在思想领域中对婆罗门教的批判也导致各种新思潮、新教派的产生,它们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

据说当时有“六师”“六十二见”“九十六种”外道,它们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百家争鸣,与希腊的古典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样,有学者提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精神觉醒时期。

从残存的零星资料看,其中最激进者为顺世论派,而在宗教领域中,除产生的诸多小教与佛教外,具有最大影响者是耆那教。

顺世论派梵语称“路伽耶陀”,意为流行于群众中的观点,故汉译佛经称其为“顺世外道”或“世间行”。列国时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夷多-翅舍钦婆罗。

顺世论派其说包括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由地火水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生命产生于物质,感性知识是认识的源泉。否认吠陀之类圣书的权威,亦不承认有脱离肉体的灵*。坚决反对婆罗门教宣传的灵*不死轮回转世说,以及杀生祭祀等繁琐礼仪。反对其他宗教流行的禁欲苦修之说激烈批评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本质绝无高低贵贱之分。

顺世论派的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残酷迫害,也为婆罗门等宗教派别视为异端邪说,在统治阶级的文化压制下难以生存。顺世论派的作品全被毁灭,现在所知的片段也是从佛教文献的反对派作品中作为批斥对象而被援引的,当然也不免受到歪曲篡改。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派是主张彻底宿命论的阿什斐迦派,或称为“邪命外道”,其代表人物是末伽黎-拘舍罗。

阿什斐迦派认为世界史按照既定程序安排好了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影响不了整个既定过程。人生历程不由自己定,也不由他人定,而是由宿命定。

这种彻底的宿命论一方面否定了各种宗教善恶有报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所作为。

在反对婆罗门教特权过程中,耆那教占有特殊地位。耆那教是列国时代在次大陆东北部兴起的新宗教。传说其创始人为筏驮摩那,约与释迦牟尼同时。

筏驮摩那年轻时出家修行,冥思苦想12年后,42岁时自以为得道,成为“耆那”即战胜情欲者和“尼乾陀”即摆脱束缚者。

筏驮摩那被称为“耆那大雄”,即战胜情欲的伟大英雄,教徒也称耆那。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不是神创造的。耆那教的最高理想是使灵*脱离躯体,超越轮回,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极乐状态。为了超越轮回,必须奉持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五戒)。他们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实行苦行。耆那教反对用其他生物作祭神的牺牲,主张用战胜自己情欲的办法求得自我解脱。反对以神为主宰的思想,强调认可决定自己的命运。否认人的种姓差别,强调宗教修养的差别。这些都具有反婆罗门教的时代气息。耆那教的传播,得到了一些国王和刹帝利的支持,因为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也怀有反感。

耆那教最重要的戒条是禁止杀生,因为也禁止从事农业,因为耕地时不免伤害地下虫蚁,所以耆那教徒中有很多商人。

佛教是与耆那教同时兴起的,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原为王子的他在29岁时,突然离宫出门修行。当时有志于探讨哲理的青年人,往往采取自行流放式的修行途径。他们认为,人人都可以出家,自立宗派,以求解脱,时人称为“沙门思潮”。但是许多新教派都是沙门思潮的产物。他透悟后建立佛教,广收门徒,被门人奉为“佛陀”,即觉悟者。在其家乡迦毗罗卫以及恒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接受佛教的信徒越来越多,超过大雄耆那教。

佛教同耆那教一样承认生业轮回之说,并认为信教修行的目的是摆脱轮回,达到涅槃之境。但它不像耆那教那样强调苦行修炼,而是主张哲理思考,了悟万物因缘,进而悟道,达于永恒存在,这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在对待摆脱轮回的人生问题上,释迦牟尼倡“四谛”之说,即苦谛(八苦)、集谛(苦的原因)、灭谛(消灭苦、欲望)、道谛(八正道)。

佛教与婆罗门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等”。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列国时代,印度的*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经东移,印度河流域的西北部已失去重要意义。

公元前6世纪,波斯曾征服这一地区。前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又征服这一地区。与此同时,东方的恒河流域则在摩揭陀的难陀王朝统治下统一起来。

难陀王朝已初具帝国规模,并且准备了向印度河流域推进的力量,但这一进程被亚历山大的入侵所打断。从此北印度*局动荡不安,人民起义时有发生。

约公元前年,旃荼罗笈多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而后向东攻占摩揭陀首都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统治。

随着马其顿驻*的撤离,整个北印度在旃荼罗笈多的统治下基本统一,因其出身于豢养孔雀的家族,故此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定都华氏城。养孔雀的是耆那教的说法。小乘佛教的经典说他是刹帝利的后裔,属Moriya氏族,孔雀——Maurya是从其族姓演化而来。

孔雀王朝传至阿育王时代(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对南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除南印度一部分以外,悉入孔雀帝国版图。孔雀帝国成为古代南亚统治地区最广大的一个王朝,南亚也因此进入帝国时期。

孔雀王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疆域后,帝国内不同地域和不同部落之间的差别很大,种姓之间矛盾严重,各种教派之间斗争激烈。为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阿育王急需一种超出各教派之上,又能为各派都接受的宗教主张,以确立趋同意识。

因此,帝国建立后,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宣扬仁爱和慈悲;鼓吹宗教宽容和容忍,要人们尊重他人教派;由于帝国已经建立,暴力已不重要,他还大力倡导非暴力。可见,阿育王的圣法不仅是一种宗教*策,而且也是维护帝国统治的国策。

君主专制的孔雀帝国,国王是最高行*代表,最高*事统帅,还亲自处理重大司法案件,国王开始被神化。其手下官员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主管地方事务,一类主管城市,一类主管*事。孔雀帝国对地方实行分省统治,但还不严密。阿育王时期是孔雀帝国的极盛时代,但这个庞大帝国没有统一基础,在繁荣的表面下暗藏着波涛汹涌的危机。

孔雀帝国幅员广大,边远地区仍存在氏族部落制度,部落的酋长仅向帝国国王称臣纳贡,而境内的赋税则由他们自行征收。至于恒河流域中心地区的土地关系,则有如下几种:王室所有并直接控制的土地,奴隶主贵族占有地,农村公社占有地。

孔雀帝国时代,奴隶制发生了一些新变化。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的现象受到限制,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种姓制度面临各种危机:由于不能适应阶级分化的新情况而受到广泛抨击;阿育王时期,因其不利于帝国统一而受到抑制;帝国解体时期,因其不能容纳外来民族而遭到外来民族的拒绝。为摆脱危机,婆罗门法律文献对种姓制度做了新的补充和解释:四大种姓仍然是种姓制度的基础,但同时承认“杂种姓”的存在。奴隶制的阶级关系日趋弱化,而种姓间的等级却更森严,这是古代印度社会没落的预兆。

孔雀帝国国王世系

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宾头娑罗: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阿育王(阿输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达沙拉沙: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三钵罗底: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舍利输迦:公元前年----公前年

提婆伐摩: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萨塔陀拉: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巨车王:公元前年

巽伽王朝

孔雀帝国之后,巽伽王朝(公元前年----公元前75年),统治区小得多,主要是在恒河流域。

约公元前年,孔雀王朝末帝大车王为其将*布舍耶密多罗所杀,孔雀王朝告终。

布舍耶密多罗弑君篡位后,建巽伽王朝,因他属巽伽族,故名,首都仍为华氏城。

巽伽王朝初期,同侵入印度西北部的希腊人进行了斗争。

布舍耶密多罗一反阿育王的做法,大力支持婆罗门教,反对佛教。传说在他的统治时期,许多佛教寺院被毁。

巽伽王朝共有10个国王,统治年,至公元前75年,末帝提婆扑底为其大臣婆薮提婆所杀,巽伽王朝遂告灭亡。

巽伽王朝国王世系

华友王火天友婆苏逝瑟吒婆苏密多罗(世友)案达罗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瞿沙(妙音王)伐折罗密多罗(金刚友)婆伽跋陀罗提婆菩提

甘婆王朝

约公元前前73年,巽加王朝发生宫廷*变,巽伽王朝末王(提婆菩提)为一女奴所杀,出身婆罗门的伐苏迪跋(即婆薮提婆,属甘婆族)夺得王位,建立甘婆王朝。

甘婆王朝是一个苟安于一隅的小朝廷,领土只有摩揭陀的附近地区,统治也不稳定,仅统治45年。

约公元前30年(一说约前26年),甘婆王朝为南印的安达罗灭亡。

此后,北印度的*治历史就模糊不清了。

甘婆王朝国王世系

婆薮提婆(婆苏提婆)(公元前75年----公元前66年)

菩弥密多罗(公元前66年----公元前52年)

那罗衍那(公元前52年----公元前40年)

苏珊曼(公元前40年----公元前30年)

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由大月氏五翕侯之一贵霜翕侯部落建立。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

约在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

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五翕侯。

公元前年左右,月氏被匈奴击破并西迁,沿途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一起被匈奴收留。

公元前年左右再次被匈奴及匈奴支持的乌孙击败,西迁至中亚阿姆河流域。

公元前年左右征服巴克特里亚(由古希腊人在中亚建立的国家),并再次驱逐当地的塞人,统治整个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后来,大月氏部族一分为五,迁往东部山区,设五部翕侯统治,贵霜是其中一部。

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部翕侯丘就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帝国。

丘就却又南下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喀什米尔地区,后定都为高附(今阿富汗的喀布尔),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

公元1世纪60年代,贵霜控制了整个河中地区,并在羁縻的康居基础上更进一步羁縻大宛。

2世纪初阎膏珍即位,再次征服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在中亚将势力范围扩展至花剌子模,吞并锡斯坦,国势大张,形成中亚的一个庞大帝国。帝国版图东起巴特那,西达赫拉特,南至纳巴达河,北尽咸海。都城迁至白沙瓦。

公元年到公元年,胡毗色伽二世在位期间,对中亚的控制减弱,康居、大宛摆脱羁縻,呼罗珊、花剌子模也脱离贵霜统治。

约公元年,波调即位,贵霜势力在中亚有所扩展,一度重新控制花剌子模,并同亚美尼亚库斯诺依斯结盟共抗萨珊王朝。

公元年,萨珊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率*攻克锡斯坦后,经呼罗珊入花剌子模,接着攻入索格狄亚那、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呾叉始罗,给贵霜以致命打击。波调死后,贵霜仍保持着印度河以东地区的统治。

公元3世纪已分裂为若干小的公国,其年代和历史是非常模糊的,这时西亚的萨珊波斯兴起,开始向中亚、阿富汗和印度扩张,贵霜的势力益削。

至公元4世纪,东印度的笈多帝国兴起后,再次统一北印度,这时西北印度贵霜诸王公的残余势力,便处于笈多帝国的控制之下。

大月氏在大夏(今阿富汗境内)的残余小国,一般认为在公元年为嚈哒所灭,现代印度贾特人是他们的后人。

贵霜帝国世系

卡德菲兹一世(丘就却)首位贵霜皇帝(公元45年----公元77年)

“无名王”索特尔·麦格斯(意为伟大的救世主)(公元80年----公元年)

卡德菲兹二世(阎膏珍)(公元年----公元年)

迦腻色伽一世(公元年----公元年)

维希卡(公元年----公元年)

迦腻色伽二世(公元年----公元年)

韦苏提婆一世(年-年),贵霜王朝最后一个君主

笈多帝国

公元4世纪初,北印度小国林立,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约公元年----公元年在位)据华氏城为首都,建立笈多王朝。

沙摩陀罗·笈多(海护王,约公元年----公元年在位)采取武力征服*策,统一了北印度,海陆并进南下征服奥里萨、德干高原东部,直抵帕拉瓦王国首都建志。

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公元年----公元年在位)征服乌阇衍那的塞种州长国,夺取马尔瓦、卡提阿瓦和信德,除西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外,北印度尽入笈多王朝版图,笈多王朝至此达到鼎盛时期,但在印度中南部扩张有限,南部德干高原诸国大都只是名义上的臣属性质,笈多帝国没有实际性统治。

鸠摩罗·笈多一世(公元年----公元年在位)时代,笈多王朝尚能保持北印度安定局面。

塞建陀·笈多在位期间(公元年----公元年在位),嚈哒人首次南侵笈多。

佛陀·笈多以后(约公元年)发生经济危机,各地封臣叛离中央,国家陷于分裂。

嚈哒王托拉马纳和米西拉库拉卷土重来,吞并笈多王朝大部分领土,严重破坏了北印度*治经济文化,促使其瓦解为许多封建小国,北印度再度处于*治分裂局面,笈多王朝名存实亡,退缩回摩揭陀成为地方小国,苟延残喘,史称后笈多帝国。

笈多帝国世系

室利笈多公元年—公元年

迦多铎卡伽公元年—公元年

旃陀罗·笈多一世公元年—公元年月护王(开国皇帝)

沙摩陀罗·笈多公元年—公元年海护王

旃陀罗·笈多二世公元年—公元年超日王

鸠摩罗·笈多一世公元年—公元年新日王,幼日王

塞建陀·笈多公元年—公元年

鸠摩罗·笈多二世公元年—公元年

补卢·笈多佛陀·笈多公元年—公元年

旃陀罗·笈多三世公元年—公元年

婆伊尼耶笈多公元年—公元年

那罗僧诃·笈多公元年—公元年

鸠摩罗·笈多三世公元年—公元年

年毗湿奴·笈多公元年—公元年

笈多帝国之后,古代印度的历史就基本结束了,此后陷入长达近千年的外族入侵与国内混战,基本上没有统一强大的*权出现,直到公元十五世纪末期到十六世纪初的莫卧儿帝国,才最后一次统一了印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cy/1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