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急救中暑附中暑处方
董氏针灸处方 中暑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健康年轻疼,常见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或*训时发病。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发生。其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董氏针灸中暑处方在临床上可以立效缓解各种中暑症状: 手解、土水、心灵、灵骨、大白、重魁 临床上全部对侧取穴 手解:万能穴,轻则缓解,重则解除 手解穴 二二部 手解一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距掌指横纹约一寸。 手解二穴:手解一穴上五分处。 入心经。 调和气血,通经活络,镇静安神。 解晕针,或下针以后引起之麻木、针口痛、气血错乱之刺痛、坐骨神经痛、腰痛、三叉神经痛、全身痛、开刀后伤口疼痛、又解食物中*、药物中*、急性胃肠炎疼痛难忍、拔牙时麻醉止痛、子宫手术之麻醉止痛。兼治胆疾、胆石症、胆囊炎、神经麻痹。 1.直刺0.2~0.8寸,针下立解。 2.以三棱针刺出血即解。 配土水,治晕车、晕船。 配三其、四花、下三皇,治便秘、腹胀。 配妇科、云白、李白、制污、止涎、门金,治陰道炎、陰道糜烂。 配腕顺、侧三里、侧下三里,治疗偏头痛、腰酸腿疼。 配腕顺、马金水、马快水、六快、七快,治胆囊炎、胆结石、尿结石。 配骨关、木关、五虎、七虎、复原,治痛风。 配驷马、四花、手五金千金,再分枝放血,治各类皮肤病。 1.手解穴为董氏奇穴的重要穴位,效果神速是最佳之止痛穴,手解一、二穴之中,只要任取一穴使用即可。 2.手解穴同上高穴、下高穴一样有增高的作用。 土水:水土不服就服它 土水穴 二二部 拇指第一掌骨桡侧之中点,赤白肉际处,及其上下各三分处。 入肺、腎二经。 理脾胃,调理中焦,清宣肺气,通经活络。 急慢性胃炎、久年胃病、咳嗽、气喘、扁桃腺炎、全身骨肿痛、两腿内侧肌肉痛、骨膜炎、坐骨神经痛。 沿骨下直刺0.5~1.5寸。 治胃绞痛,配四花上穴,门金穴。 治腹胀,配灵骨,大白。 治晕车、晕船、晕机,配手解。 治胃炎,配四花、门金、下三皇。 治食物中*,配手解、手千金五金、心门、肠门、肝门、骨关、木关、中关。 催乳,配土胃、四花。 1.本穴可治胃酸过多,有效。土水穴位置,胡师与董公不同,两者皆可。 2.贴骨下针可治膝盖痛。土水,笔者另加两穴,而第五穴治膝盖最佳。 心灵:治心必用穴,特别灵 心灵穴 三三部 掌面朝上,于桡侧手腕曲肌腱和长掌肌腱之间取之穴。 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为心灵一穴。一穴上一寸为二穴,二穴上一寸为三穴。 入心经、心包经。 通畅心络,宽胸散滞。 心律不整、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脘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咽喉痛。 1.直刺0.5~1.5寸。亦可透刺手背侧。 2.斜度四十五度由下往上刺,治心脏病。 3.斜刺三十度由下往上刺1.5寸,治胸部头部疾病。 4.斜刺四十五度由上往下刺,治手脚疾病。 治心律不正,配地宗穴。 治冠心症,配地宗穴、通关穴、通天穴、心门穴。 此为董氏针灸的要穴之一,董公著作中遗漏了,胡师在其书中补上,心灵穴下针的深度及其方向,对主治效果不一样,应特别注意。 灵骨、大白、重魁:董氏针灸第一配穴 灵骨、大白、重魁穴 二二部 灵骨穴: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与第二掌接合处。与重仙穴通。 大白穴:手背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向外一寸是穴,即灵骨穴下一寸处。 重魁穴:食指偏拇指侧,手背第二中手骨正后方上二分半处。即大白穴下二分半,三间穴上二分半处。 灵骨:入心肺大肠经。 大白·重魁:入肺经。 灵骨:通经活络,清调肺气,通降肠胃,通气清瘀。 大白:发汗解表,清肺宽胸,清理上焦,肃肺疏表,理气化瘀。 重魁:清热退烧,宣肺止咳。 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效。 灵骨: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月经不调、经痛、难产、冠心病、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腎盂炎、大小肠炎、面疤、眼疾、耳鸣、耳聋。 大白: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气肿、肺积水、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急性肺炎。 重魁:咳嗽,气喘,三叉神经痛,眼红肿痛,高血压,感冒退烧,头痛,偏头痛,亦为拔牙时针麻用穴。 灵骨: 1.直刺1~2寸,可透刺重仙穴。 2.向外斜刺2~3寸。 注意:孕妇禁针,因此穴有强烈收缩子宫作用,恐流产。 大白: 1.直刺0.5~1.5寸。 2.以三棱针刺血,此法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重魁: 1.贴骨下,直刺0.2~0.5寸。 2.三棱针刺血。 治肺癌,肺气肿,肺积水,配心常一、二、三穴。 治半身不遂,配上三*穴、通腎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正会穴。 治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 …… 三针同下为倒马针法,可通三焦,调理全身。因配穴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若人气滞与气虚,则将导致血瘀血滞。 血瘀上焦则肺疾胸痹;血瘀中焦则为症瘕(腹腔肿瘤、包块、结节等);血瘀下焦则为少腹疼痛、妇科疾病;血瘀经络则关节痹痛、风湿诸病、半身不遂;血瘀内蓄则性情变化而为神经诸疾。 以上诸症皆可取用灵骨大白,以通气补气,而散滞消瘀。 所以董公才说“灵骨大白治百病”。 1.昨天一个,我给他用磁珠贴了手解,土水,灵大,加上一个肠门,按了五分钟左右说舒服一点,后来好点说行了,今天早上他妈给我反馈,说我儿子说你做的舒服有效果。感恩董公林老师,轻松解决小孩子的问题。 2.分享病例:刚刚母亲,症状反应强烈,急忙赶回家,扎上灵大,三叉,手三火,还没扎完呢就说肚子不翻了,现在半个小时了,症状全无! 3.分享病例:,头晕恶心 针,手三火,心灵穴,土水土胃,三顶,手五金手千金,通胃通背通腎,火主火硬,十分钟后,症状消失。 4.分享病例:王老板外地出差回来,头晕恶心,浑身没劲,脖子难受,症状是,先请他喝了两杯水,然后针灸,留针45分钟,拔针后说,好了,没事了。董针处方:土水,手解,灵大,火腑海。 5.分享:男25,流鼻涕,鼻不通,头重,取穴曲陵建力中力,喉灵六穴,心灵,对侧灵大,火腑海,扎上五分针鼻通了,取针后症状明显减轻! 6.,今天再次验证针灸急救的快速神奇,我们老板一进来说他中暑了就坐在了沙发上,我一看脸色不对心里慌了,瞬间脸色更不好了该怎么办?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脑子一闪赶快去拿针,我针从里屋拿出来他就要昏迷了脸煞白煞白的,舌头已伸出来了也全是白的,我吓的手都抖了,赶快扎手解穴,一边叫人给他家人打电话,手解穴扎完人睁了睁眼,又扎心灵,不放心又把另一侧手解心灵扎上,人醒过来了,我才松一口气,这都是分分钟的事。我又赶快给他刮痧,他家人来了,他的脸色比刚才好一些了。喊他还应声了,我怕不行边刮痧边对他家人说打吧,他家人很淡定没打,背后刮出了黑紫痧,他的脸色慢慢的好起来,头上大汗淋漓。又用艾灸灸了一会儿,有半个小时左右人才基本稳定没有危险了。我让他躺在床上休息,我有事出去了个把小时回来他基本上都好了,胃部那有点难受,我又给他艾灸了一小时整个人全好了。这就是今天整个急救过程。如果身边的人不懂中医的话打,恐怕来了人也就不行了,那真是生命与时间赛跑啊。 7.。针刺:手解,手五金,手千金,手三火,下三皇,四花,火主,火硬。5分钟缓解,60分钟痊愈。 8.。针刺:手解一二,心灵三穴,正会,制污点刺,十宣放血。5分钟醒来。 饮食避暑良方 方1杨梅、酒。 浸泡3天,每次食杨梅5枚,每日2~3次。 预防中暑。 方2红葡萄酒,大麦茶。 红葡萄酒掺入水,制成冰块,放人大麦茶食用。 本方可解暑降温。 方3绿茶1克、蜂蜜25克。 开水~毫升,浸泡5分钟后温饮,或煎服,日服1剂。 方4茶叶适量。 沸水冲泡,趁热饮服。 方5绿茶2克、柿叶10克。 9~10月份采柿叶克,切碎,蒸30分钟,烘干后备用,每次按上述剂量,加开水~毫升,浸泡5分钟,分3次饭后温服,日服1剂。 方6金银花15~30克,蜂蜜30克。 金银花煎取汁液,晾凉后,分次与蜂蜜冲调,代茶饮用。 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不甚渴饮。 方7银花15克、菊花15克、山植15克、蜂蜜克。 上3味煎汁,过滤去渣,调入蜂蜜搅匀,烧至微沸,代茶徐徐饮之。 伤暑、身热、烦渴、眩晕。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ly/8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传承中医文化,健康万户千家桥头乡卫生院中
- 下一篇文章: 冬病夏治一年一度的三伏贴又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