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房价破3万,乡镇涨到2万共同富裕示
中国楼市,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奇迹。 高盛曾做过统计,年中国住宅和开发商库存总额达到了52万亿美元,是美国住宅市场规模的两倍,甚至超过了整个美国债券市场。 这52万亿美元里,有多少泡沫?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所有人都知道,对经济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 上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其中多次与房地产有关。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更是一语中的: 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1魔幻的浙江楼市 北京的老破小一平方要15万; 广州的法拍房一套就要1.1个小目标; 深圳的大平层,一套总价是6.5亿,光月供就要万。 听到这些,你大概率不会感到惊讶。因为你知道,在这些中国最顶尖的城市里,学区房、核心地段和顶级豪宅,哪怕卖到这个价也是一房难求。 有钱人的生活,我们无法想象。 但如果我告诉你,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一个平均工资只有块的地方,房价已经突破了3万,你会做何感想? 我没有在说胡话,这样的场景,真实发生在浙江省江山市。 这个由衢州代管的县级市,房价能排进全国前二十,成都、佛山、西安等一众新一线城市在它面前瑟瑟发抖。 这不是个例,除了江山市,在浙江,多个县城的房价都已经冲破了3万大关。 如果拉出浙江省的房价地图,你会感觉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的房价,几乎没有低于1万的。 前段时间中国房价行情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县城,已经有个房价超过了1万元。在这里边,浙江共有46个县市房价过万,高居榜首。 这还不是最绝的。这些好歹还是城市,但在浙江嘉兴,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现实是—— 乡镇的房子,也要近2万一平了。 此前,根据地产公号“楼市*大大”的调研,在浙江嘉兴,嘉善魏塘街道一个楼盘,均价已经到了1.66万一平,最高单价甚至可以达到1万8! 这个均价什么概念?根据最新排名,能排在全国第30名。这个价格,就算在一线城市广州,偏一点的地方也能上车。 更令人疑惑的是,人口众多、经济富庶、产业发达——这些支撑楼市的基本面,这个乡镇没有一个符合。 周边三公里,唯一有点名气的企业是生产炒锅的爱仕达工厂;离高铁站开车还要近一个小时,周围全是农田和乡村图景。 唯一的优势是挨着上海,但离上海市中心也有70多公里的距离。 啥玩意都没有,这里的楼盘却不愁销路—— “开盘10多天,近套房子就卖了七八成,现在只剩下七八十套。” “嘉善去化周期4.4个月,在统计的城里排进前十。” 一个啥都没有的地方,一个房价超高的乡镇,谁在买单? 答案是投资客。一半以上的买房者,来自这个乡镇周边的上海、杭州和苏州等地。 内卷的打工人,在北上广深打拼数年后,本想着逃回老家躺平,但回来一看,自己那点可怜的存款,依然付不起家乡的首付。 在浙江,这不是段子,是赤裸裸的现实。 2共同富裕示范区,底气在哪里? 正当浙江房价创造历史的时候,中央的一份大礼包从天而降。 从这份礼包中,我好像看见了浙江高房价的底气。 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浙江被赋予重要的改革意义—— 到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很多人感到好奇,全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什么会选在浙江? 要知道,从经济总量来看,浙江远远落后于广东、江苏甚至山东。从实施容易度和知名度上来看,浙江也比不上北京、上海这样的省级直辖市。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浙江内部。 其一,浙江有代表性。 作为示范区,这一点很重要,有利于后期的大范围铺开。浙江旗下有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和53个县(市),代表性较强。而且,浙江的农村户籍人口占了一半,城乡分布均衡。 无论是行*区划、地域面积还是人口规模,浙江都比较有代表性。 其二,浙江底子扎实。 年,浙江生产总值为6.4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万元,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3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毫不夸张地说,浙江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 其三,贫富差距小。 如果说有代表性、底子厚都不能体现浙江的独特之处,那在贫富差距的平衡上,浙江确实很难遇到对手。 过去的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6,在全国排在第三位,远低于全国2.56的水平。 民营经济的发达,令浙江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相对较小。时代周报就曾梳理过,整个浙江省,超过9成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占GDP比重超过6成。 而这样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浙江发达的县域经济模式。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年全国百强县(区)报告中,浙江的上榜数目超过江苏,达到24席,排在全国第一。 “小商品之都”义乌、“五金之都”永康、乌镇、横店影视城……这些,都让浙江朝着共同富裕迈进了一大步。 浙江还是全国最早脱贫的省份,年,浙江就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 你去到浙江的一些农村,就好像去到了豪华的欧洲小镇。成群的别墅、精致的田园,着实让人羡慕。 除了这些以外,浙江还长期冲在改革的一线。 年,毛主席亲笔批示的“枫桥经验”就是一个经典例子,它的核心就是: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改革开放后,这种勇于改革的精神被延续下来,效果也都还不错。 换句话说,浙江能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凭的是自己的软硬实力。 3房住不炒试验田 怎样才算共同富裕? 这个问题,高层在文件中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量化答案—— 到年,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万元。而且,地区人均GDP倍差缩小到2.1以内,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5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以内。 对浙江来说,要完成这个目标并不轻松。年,浙江全省人均GDP过了10万元大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 全省人均GDP从7万走向10万,浙江用了整整6年。 当然,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共同富裕的唯一标准。共同富裕更深刻的内涵在于高质量的发展,在于平衡发展。 要实现这个目标,楼市的房住不炒是应有之义。高层的文件也明确提到—— 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确保住有所居。对房价比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但在第一部分我就提到,浙江的房价出现了很多魔幻的现象。 浙江是我国唯一一个全部地市房价都破万的省份,不少乡镇的房价都能接近2万,杭州、温州等地的土地财*依赖度在全国遥遥领先。 浙江省内普遍的高房价,有经济实力的因素在。去年在一线城市我们就见识过了,有钱人,买房真的就像买白菜。 但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炒房资金进入了楼市。在浙江嘉兴那个房价逼近两万的乡镇,一半以上的买房者都是投资客。 别忘了,那个名号响彻中华大地的温州炒房团,可就是浙江出来的。时至今日,这种“组团炒房”的遗迹依然存在。 在如今的中国,房产依旧是家庭财富的主要构成。房价越高,富人手上的房子只会越来越多,而穷人只能望着飞升的房价叹息,贫富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 长此以往,新一代的后浪只好躺平,对于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浙江来说,高房价已经成了一个必须破解的问题。 虽说共同富裕是“共富”而不是“均富”,不可能每一个人轻而易举就能住上心仪的房子,但至少要让那些勤奋打拼的人,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盼头。 可以想象的是,未来的这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将会是离房住不炒最近的地方。 4尾声 最近的楼市,山雨欲来。 就在浙江被赋予重要使命的同一天,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语出惊人—— 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这是一场国家级的吹哨,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更早的时候,6月4日,财*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四部委一起发布了一个通知—— 《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这份四部委共同发力的文件,透露了一个核心信息——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自年起,全面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年7月1日起,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点。 这笔超过8.4万亿元的卖地钱,是不少地方*府的命脉。这个通知的出台意味着,以后这笔钱,不再是由地方*府征收了,而是由税务部门来收。 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变,整个地方财*生态已然发生变化。 再早一点,就是房地产税了。 同样是四部委,开了个座谈会,核心就谈一件事:房地产税改革试点。 当年轻人都被楼市捆绑,掏空6个钱包,花光数百万积蓄,只为换来一堆昂贵的钢筋水泥时,我想,这是时代的悲哀。 衷心地希望,从共同富裕示范区开始,房住不炒不再是一个幻想。 广佛银行融资*策大全今日一选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这些城市的房子,现在千万别高位接盘 迷人的X博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ly/7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卓开车红牛布拉干蒂诺vs弗鲁米嫩
- 下一篇文章: 出门就可购物蓬莱这些地方将建核心商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