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http://m.39.net/pf/a_4506377.html

-这是海豚投研的第4篇原创文章-

在最新的成绩单中(参考海豚前期文章:《广告变现超预期,B站出圈仍在加速》)B站用超预期的用户增速指引与广告增长动能带来当晚的暴涨。

但在随后大盘整体杀估值过程中,B站已下泄35%,相比之下业绩“弱鸡”的爱奇艺从高点也就跌了18%,似乎业绩更好的B站倒是更加不经摔。

接下来,3月B站回港二次上市在即,对于更熟悉B站的国内投资者来说,这个节点上投资B站到底是乘胜追击还是高位接盘后的一地鸡毛?

我会结合最新用户和业绩演变情况,为大家详细扒一扒B站的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并在整体杀估值的情况尝试分析B站投资的安全边际。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进行系列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解决B站的三大问题,我大致会分为以下三篇:

用户研究;

变现研究;

风险与估值探讨。

首先,一个一级半的互联网社区型公司进入二级市场,用户研究是永远绕不过的一环,所以本篇作为B站系列研究的第一篇,重点来解决掉B站的用户命题,这个问题分为两个维度:

1.从人口和用户大盘的角度,B站提出的新用户目标靠谱吗?

.用户数狂奔之下,B站能否保持用户的高活跃调性?

问题一:当前用户群体大盘有长出四亿B站用户的土壤吗?

(1)MAU:若年龄不破圈,4亿目标恐难实现

本次财报最大的亮点是陈睿提出的用户规模新目标——03年MAU达到4亿。这与年的目标相比,B站跨入4亿用户大盘的时间整整提前了年。

在此次业绩发布电话会上睿总还提及,根据艾瑞的数据监测,00年B站86%的用户是35岁以下的人群,也就是85后。年国内10-35周岁的实际人口大约为3.53亿人(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海豚预估00年达到3.67亿人(按照新生人口与实际人口比例计算),B站对应渗透率已经达到47%,目标与国内的人口基本面都不匹配,难不成睿帝画的新大饼是信口开河?

问题来了,03年4亿的MAU规模到底对应着怎样的目标人群水平?我们先看看国内这几年的人口状态:

目前一个很大的行业风险在于——自年左右以来,国内每年新生人口规模几乎呈现单边下滑的态势。

历史经验上新中国以来第四次周期性生育潮(每隔0-30年出现)并没有如期来临,00年新生人口仅万人,再创历史新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海豚投研整理

假设B站的目标群体依然是85后人群的话,我把国内年至年期间出生的所有新生儿人口加总累积(10岁-35岁之间),再结合统计局年这个年龄段实际人口数量折算,新生儿加总到实际人口存活率大概是75%,按照上网率90%来计算,那么:

当前B站核心目标人群大盘=∑(至出生人口总数)*存活率75%*上网率90%

如果B站03年能够如期完全4亿MAU目标,且85后人群占比86%保持不变。这意味着03年B站在其目标人群中的渗透率将高达90%,已经显著已经超出了YouTube当前在15岁到35岁群体中的渗透率水平77%,是一种非常极致的人群渗透状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bilibili财报、海豚投研预测

数据来源:Statista、海豚投研整理

换句话说,如果B站不进一步扩圈的话,公司整体4亿MAU目标其实对应的是一种极致乐观的用户规模和渗透状态。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陈睿在提出新的用户目标的时候,顺便把核心用户年龄圈层也拉大了一下——不拉大目标,既定用户大盘是匹配不了B站的用户目标的。

考虑到,大部分70后人群碍于国内历史文化原因(大多出生在改革开放前),与80后用户的思想观念存在较大的隔阂,70后很难成为其核心人群,B站将圈层延伸至70后、75后的可能性不高,只能有小批量的自然渗透。

因此我们合理假设,未来B站的核心目标需求人群最多扩充至80后。参照YouTube,预计成熟期B站渗透率达到目标人群(10岁以上80后)的80%,而核心用户占整体B站用户的90%。

根据我以上判断,调整了B站的用户预测模型后,B站03年末用户数达3.8亿,稍低于公司同期4亿的用户目标,后续用户渗透率变慢,到05年的用户大盘也就4.亿水平。

说结论,从用户大盘来看,B站具备达到4亿用户目标的基础,而4亿用户目标对应着接下来三年再增亿用户数。

如果按季来摊的话,意味着未来B站不应该只有寒暑假对应的一季度和三季度两个获客高峰季,二、四季度也要依靠事件、作品(类似跨年)等的出圈来持续拉升用户量。

后续我还会持续通过财报来看B站是否能够落地这一预期,欢迎大家评论区与我讨论我这份预期的合理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哔哩哔哩财报、海豚投研预测

当然后续如果B站能够在年龄圈层扩大与社区调性之间的做出更好的平衡,MAU增长也存在超出我以上预期的可能,做出YouTube目前在全年龄群体中的用户渗透能力。

问题二:B站用户还保持着高粘性吗?

(1)DAU:用户活跃度真的在下滑吗?不一定

在用户维度上,除了量的问题,维持社区调性的指标,就是用户日常登陆B站的频率-日活(“DAU“),目前这也是B站新用户不断拉升后,市场比较担忧的一个问题。

要知道,虽然B站月活不断拉升,但它的DAU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0.5亿左右的用户规模水平,并没有伴随MAU同步高增长。

甚至最新季度,每个日活一天的在B站上看视频的时长也进一步下降至75分钟。

数据来源:哔哩哔哩财报、海豚投研整理

在业绩电话会上,管理层对于该现象的解释是,由于B站公布的MAU除了移动App还有PC端,主要是PC端用户拖累较大,在移动端,DAU/MAU并没有下滑,反而有所上升。并认为DAU/MAU的变动更多存在季节性扰动因素,未来的用户粘性水平会保持稳定和一定的增长。

不过经过我的多番对比后判断,B站的用户活跃度除了季节性扰动之外,更多与UP主的内容更新频率相关,或者更进一步说,与视频的长短与质量有关。

我统计发现:由于B站主要在于产生优质内容的中长视频,社区内容具备一定的门槛性,相应抬升了制作内容的时间成本,因此B站的UP主更新频率与其他平台相比并不算高。

数据来源:哔哩哔哩财报、海豚投研整理

a)从供给端来算:平均每个UP主每月只更新3个视频;一个月新产生的视频总量-万视频,相当于每天视频供给15-0万。

b)从需求端来算:每个用户每日观看5个视频左右,目前亿的MAU用户对应单日的内容消费需求是50亿。

也就是说,目前B站的内容供给(15-0万)远低于用户需求(50亿);也就是说目前的用户增速下,B站UP主的产出量远远低于用户的观看需求量,自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ly/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