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角力亚洲回涨俄暗示收紧供应,欧洲
[原创而生:为行业提供价值思考] 转载授权、行业交流等,联系熙时君 10月下旬,当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Putin)要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以下简称俄气)从11月8日起“逐步”提高对欧洲的供应量后,市场一片欢腾,随后天然气价格下跌。但11月8日已经过了,仍没有天然气通过俄罗斯的亚马尔管道运往德国。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欧洲大陆供应紧缺问题会在短期内得到任何缓解,俄气不久前发文暗示收紧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 俄气没有在周二预定额外的天然气管道产能; 俄气选择不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 没有预订管道空间将额外的天然气运往德国的Mallnow站点。 上周日的拍卖中也没有向欧洲输送额外天然气的订单,这让交易员感到失望,他们一直指望俄气听从普京的命令,缓解欧洲大陆的供应紧张。 随着欧洲冬季供暖开始,当地的天然气库存已经跌到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天然气价格今年已上涨逾两倍。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在达到欧元以上的峰值后,又回落至60欧元。随着欧洲冬季寒冷的预期再次变成现实,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恢复了逐步上升的态势。 Vattenfall交易主管弗兰克范多恩(FrankvanDoorn)上周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Flame天然气会议上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果本周一没有额外的天然气供应订单,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 准确地说,这个结果已兑现。 另外,一系列管道运力拍卖的结果也表明不会看到欧洲天然气危机缓解的迹象。俄气没有预订任何俄乌边境处Sudzha和Sokhranovka入境点的管道空间。德国的马尔诺(Mallnow)天然气站也没有预订额外的容量,如上所述,俄气周一再次决定不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 正如外媒所指出的,本月截至目前,这些输气管道的运输量远远低于正常运力。更糟糕的是,部分俄罗斯天然气从德国向东输送至波兰,与往常输送方向相反,这是自上周末以来的第二次。 高盛认为,俄罗斯“可能会从本周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欧洲西北部的天然气输送量”,但预计输送量不会立即正常化,因此,高盛表示: “我们认为,在未来几个月,为了平衡存储,价格飙升引发的需求破坏仍然是必要的。” 高盛在结论中表示: “从本周起,如果亚马尔的平均输送量不能达到至少万立方米/天(显然不会),荷兰TTF天然气将恢复到30美元/mmBtu,以限制天然气需求,特别是考虑到目前欧洲西北部的天气预报显示11月第三周的温度会比平均温度低很多。” 近来高企的欧洲天然气价格已开始回调,但凛冬将至,天然气价格是否会再度攀升? “我们预计在‘北溪二号’开通前,俄罗斯供应可能不会有太大上升幅度。”中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策略主管傅晓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在全球能源结构性转型的背景下,不定期的市场短缺或成为新常态。 当“缺气”遇上凛冬 10月6日,欧洲天然气价格触顶,荷兰TTF一度从39.4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降至11月1日的阶段性低点(22.3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是凛冬将至,欧洲目前的缺气格局并未实质性好转,气价能否持续下降仍存不确定性。 傅晓对记者表示,虽然俄罗斯承诺增加供应,但是实际新增供应量是多少、能否解决欧洲能源危机仍不确定。目前来看,俄罗斯尚未向欧洲增加天然气供应。 根据路透的数据,俄罗斯10月到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量为吉瓦时/日,环比下降吉瓦时/日,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吉瓦时/日)。下降原因主要是从俄罗斯经波兰到德国的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供应下降。为了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依赖,波兰不选择延期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长协供应,致使俄罗斯只能选择通过每月竞标的形式预订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的管输量。在10月中旬的竞标中,Gazprom仅预订到11月管输量的35%。 “11月8日之后,俄罗斯可能对欧洲的供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傅晓对记者表示,原因在于,俄罗斯上游天然气产量不断增加,本地需求的增加不足以抵消对欧洲的出口下降。随着国内库存不断走高,Gazprom需要动用欧洲库存,以应对多余的供应。根据彭博的数据,俄罗斯11月的天然气产量预计为亿立方米,高于年同期的亿立方米。此外,俄罗斯到亚太国家的天然气管线使用率已处高位,无法吸纳过多的俄罗斯供应。根据彭博数据,预计中国11月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为9.57亿立方米,几乎达到满负荷运作。 但是,地缘*治方面的考量仍可能对供给格局造成扰动。例如,有观点认为,Gazprom可能会限制累库的幅度,以此加速欧盟批准北溪2号管线投产的进程。机构认为欧洲可能在整个冬天都面临较低的库存水平。 原油价格亦高位徘徊 此前天然气价格飙升拉动了原油价格。目前,油价也仍停留在80美元大关以上。 OPEC+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拒绝增产助长了油价的上行动能。11月初,虽然部分国家呼吁扩大供应,OPEC+还是决定12月日产出维持在增加40万桶的水平不变。 该组织认为,Delta变异病*继续扩散,逐渐增产仍是正确的选择。OPEC+成员国还指出,现在供应紧张,但还应维持产出在当前水平,也不愿冒险导致供应过度继而推低油价。该组织将能源价格的上涨归因于控制范围之外的事件,比如此前天然气价格的急涨。 自从年4月暴跌以来,西得州油价(WTI)一直得到买盘青睐,在9月10日站上69.84美元的关键点位,而后就迅速击穿78美元,后于10月25日止步于86美元的阻力位。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新可塔(FionaCincotta)对记者表示,OPEC+似乎热衷于落在需求曲线之后,油价很可能上行。目前,原油多头的目标价可能在85.26美元上方。 能源短缺困局倒逼清洁能源 事实上,今年出现的传统能源短缺和涨价问题导致各国加速扩增清洁能源。 瑞士百达主题股票投资客户投资组合经理程馨谊对记者称,COP26峰会于上周日拉开序幕。全球天然气库存处于低位,导致全球性“缺气”,持续推高电价,决策者不得不设法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天价电费问题。她进一步称,现实情况充分表明,必须致力于加大本地太阳能、风能和储能的供应,提高本地发电量,降低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 尽管过于激进的绿色转型*策也容易导致价格冲击,但科学研究证明,要避免气候变化产生最坏的影响,就必须尽快摆脱化石燃料。因为与较高的能源价格相比,这种社会影响成本可能更为高昂,后果也更为严重。 储能是应对能源转型过程中波动的当务之急。程馨谊对记者称,储能电池已能满足短期储能需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太阳能项目越来越多地配有电池储能设施,使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每日循环更加平稳。此外,能源效率和智能需求响应系统是管理供应和价格波动的重要方式,在稳定能源整体需求的同时,允许用户根据供应和电价的任何波动进行调整,可确保有效降低制造商和居民的能源开支成本。 -------- 延伸阅读: 1、寒潮降至!亚洲现货暴跌,国内LNG近万元后崩盘!这个冬天咋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ly/10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极端天象频至,全球气候治理何分彼此中国
- 下一篇文章: 鲜花风车运河,一切的一切让阿姆斯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