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大咖谈

中国科学医院潘跃银

潘跃银教授专访视频

Q:作为CameL研究的PI之一,请您介绍一下本中心研究开展的具体情况?结果如何?

潘跃银教授:CameL研究是一项评估国产PD-1单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较单纯化疗明显延长PFS(11.3个月对比8.3个月),同时ORR(60.0%对比39.1%)、DCR(87.3%对比74.4%)、中位DoR(17.6个月对比9.9个月)均显著更优,mOS目前尚未成熟,但CameL研究结果已被《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正式接收,中位OS的更新数据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万众期待的OS数据将在文章见刊后公布。

该研究中,本中心共入组8例患者,其中4例为联合治疗组。从有效性数据来看,联合治疗组有患者已达到23个月的PFS,目前仍然处于良好的疾病控制当中。整体上看,该研究中的PFS、OS等数据与国外同类型研究相比毫不逊色。在安全性方面,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在本中心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中都有发生,但其严重程度均为1级或2级,未做特殊处理,也没有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情况出现。

总之,由CameL研究结果以及本中心临床实践来看,卡瑞利珠单抗治疗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

Q:免疫治疗近几年可谓肿瘤治疗领域的焦点,在肺癌治疗领域,您如何评价免疫治疗药物所带来的突破?卡瑞利珠单抗作为国产创新PD-I单抗抑制剂,其在多个瘤种中都取得了诸多成绩,目前已经获批肺癌、食管癌、肝癌、霍奇金淋巴瘤四大适应证,对此您如何评价?

潘跃银教授: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治疗方法,其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良好结果。在肺癌领域,无论是肺腺癌、肺鳞癌还是NSCLC,免疫治疗都可显著改善治疗结局。

过去,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很难见到中国药物,但在近几年的免疫治疗药物研发中,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代表的的国产创新药物相继获批适应证,相信随着各项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卡瑞利珠单抗还会获批更多适应证,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Q: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如今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国际疫情形势严峻。您认为在疫情期间,应用卡瑞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潘跃银教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免疫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医生来说,在用药之前要充分了解免疫治疗的方方面面,对于不良反应要科学管理,并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对于患者来说,首先要树立信心,即使在疫情期间,免疫治疗也可以安全开展。其次,疫情期间应当以“就近治疗”为原则,如果是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则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处理好新冠肺炎之后再考虑免疫治疗。

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医院诊疗秩序也已基本恢复正常,免疫治疗大多都能够顺利开展,广大患者将能够继续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病例分享

中国科学医院王勇

病史概述

患者为男性,53岁。年3月因咯血就诊于外院,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大小约10.2*9.4cm。

既往史:无特殊疾病史。

吸烟史:30余年,约20支/天,年4月戒烟。

家族史:无

入院检查

PET-CT:年4月8日于外院行PET-CT,右肺上叶肺门旁巨大软组织肿块影,考虑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可能性大,双肺多发结节灶,右侧锁骨上窝、右侧腋窝、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肱骨头、左侧锁骨胸骨端及第11胸椎多发成骨性骨质破坏,FDG代谢均增高,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

头颅MRI:未见明显转移。

右肺穿刺活检:低分化腺癌(图1,年5月2日)。

图1右肺穿刺活检

基因检测:年5月10右肺穿刺组织基因检测,EGFR第18,19,20,21外显子常见29种突变位点均为野生型;ALK(-),ROS1(-)。

诊断

右肺腺癌伴肺内、多发淋巴结及骨转移(cT4N3M1c,IV期,EGFR/ALK/ROS1-,ECOG评分为1分)

一线治疗方案

患者自愿参加CameL临床试验,于年5月23日至年9月8日接受“卡瑞利珠单抗mg+培美曲塞mg/m2+卡铂(AUC=5)”治疗6个周期,Q3W。

年9月27日开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mg+培美曲塞mg/m2”维持治疗至今,Q3W。

疗效评价

开始治疗2个周期后CT示右肺病灶、肺内转移灶及纵隔内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骨转移灶无明显变化,总体评效PR,之后每2个周期复查一次,持续PR(图2)。

图2疗效评价CT

维持治疗期间每2个周期复查CT评估疗效,均为持续PR状态(图3)。

图3疗效评价CT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曾出现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II度减少,予以升白细胞对症处理后好转;

治疗6周期后出现右颈部及四肢散在RCCEP,直径大小约1-2mm。

诊治体会与思考

本例患者为53岁男性,诊断为右肺腺癌伴肺内、多发淋巴结及骨转移,EGFR/ALK/ROS1阴性。传统治疗为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本例患者自愿参加Camel临床研究,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方案,结果在治疗2个周期即实现PR,以“卡瑞利珠单抗+培美曲塞”方案维持治疗至今(年1月),始终保持PR状态,至今无进展生存期(PFS)已长达19个月,这一结果令人欣慰。

在安全性方面,本例患者曾出现骨髓抑制情况,但症状轻微,予以升白细胞对症处理后好转。卡瑞利珠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RCCEP在治疗6周期后出现,症状较轻,未作特殊处理,此后症状自行消退。

总体来看,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表现良好,该患者目前仍在随访中,其最终OS值得我们期待。

最新消息:

年6月19日,卡瑞利珠单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肺癌治疗,成为中国首个获批肺癌适应证的国产PD-1抑制剂!获批的具体适应证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该获批正是基于CameL研究的结果。

此前,基于CameL研究结果,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方案已被写入《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作为I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一线治疗方案,1A类证据,II级推荐。

卡瑞利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Ⅱ期伞形研究(ORR达18.5%,OS达19.4个月)以及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Ⅱ期研究(ORR达30.8%,PFS达5.9个月)也写入本次指南二线治疗的注释部分。

编辑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戈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gk/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