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五次北伐不是瓦解了蒙古吗,为何才20
明成祖在位时期,先后进行了五次北伐。这五次北伐,给予了蒙古的几个强悍部落鞑靼、瓦剌以及兀良哈沉重的打击。明成祖最后一次北伐的时间是年,到年“土木堡事变”发生的时候,也就才过去20多年的时间。为什么才20多年时间,蒙古人就能够在土木堡重创明*,俘获明朝皇帝,后来甚至还大*压境打到北京呢? (明成祖剧照)一、明成祖重创鞑靼,却给了瓦剌崛起的机会。 明成祖一共发动了五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为了打击鞑靼大汗阿鲁台。这次北伐,效果的是明显的,最后迫使阿鲁台向明朝投降,明成祖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阿鲁台受到明朝打击,使得瓦剌首领马哈木崛起。明朝当然不想让瓦剌崛起,因此明成祖发动第二次北伐,打击瓦剌。明*确实也打败了瓦剌*,不过并没有深入追击,瓦剌所受的损失也并不大。 明成祖第三次北伐,是因为鞑靼大汗阿鲁台反叛,不再来朝贡明朝,还到明朝的边境骚扰,因此明成祖又率兵追击。不过,阿鲁台这次学乖了,听说明成祖打来以后,提前逃跑了。不过明成祖也不是空手而归,他找到了阿鲁台的大批辎重。于是明*放火焚烧了这些辎重,把鞑靼的牲畜赶回来了。回京途中,又痛击了依附于鞑靼的另一个蒙古部落兀良哈。 第四次明成祖率*北伐的时候,瓦剌已经强盛起来,而且已经打败了阿鲁台。因此,明成祖没怎么打,就班师回朝了。 第五次明成祖北伐,还是没有找到阿鲁台。明*只得像第二次那样,再一次痛击兀良哈,出一口恶气。而不幸的是,明成祖在班师途中,因病去世了。 从明成祖这五次北伐来看,他所打击的对象主要是鞑靼。之所以要打鞑靼,一方面是鞑靼很强大,又不愿意归顺。另一方面是因为鞑靼算得上是蒙古的正宗。 不过,明*对鞑靼反复不断的打,实际上给了瓦剌崛起的机会。 明*撤退后,瓦剌找到机会,一举打败鞑靼,杀死阿鲁台,算是实现了蒙古的一个小统一。 可以说,蒙古的小统一,与明成祖北伐,给了他们机会不无关系。 (也先剧照)二、明朝之所以在土木堡大败,其实是一次偶然。 明朝在打击鞑靼的过程中,瓦剌虽然崛起,虽然实现了小统一,但其实力实际上并没有足以威胁到明朝。 当时瓦剌还一直奉明朝为宗主国。瓦剌在统一以后,把脱脱不花扶起来当大汗。脱脱不花是成吉思汗*金家族的后裔,他当大汗,能获得大家的拥戴。 但是,蒙古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太师也先的手里。毕竟瓦剌能够实现小统一,也先的父亲脱欢立下了大功劳。因此,当时瓦剌实际上有两个首领。 因为有两个首领,明朝就需要给瓦剌两份岁赐。这让明朝很不爽,于是停止了给太师也先的岁赐。这样一来,也先也很不爽了,按照蒙古人惯有的做法,到明朝边境闹事。 当时明英宗刚上台不久,他极为崇拜他曾祖父明成祖,于是决定御驾亲征,像他曾祖父一样,给也先一些教训。 但是,明英宗从来没有打过仗,又极为宠幸宦官王振,对王振言听计从。而王振也从来没有打过仗。这样一来,明朝这一次出兵,搞得就像是旅游一样。结果在路上贻误战机,很快就被也先包围起来了。 (明英宗剧照)也先的部队其实人数并不多,却还能包围明*,可见,明*当时的指挥官实在能力不行。更为不行的是,王振还建议明英宗撤退到土木堡这样一个高地上,就像当年马谡搞的那样。结果,他们也遭遇了马谡同样的困境,*队断水,*心动摇,最后被也先打败。 总之,明英宗带*和也先在土木堡的战争,只能是一场非正常的战争,并不能反映明*和瓦剌*队的真实实力。 实际上,当也先接着带领瓦剌*打到北京城的时候,尽管只是文官于谦指挥,尽管边关的*队并没有回来救援,尽管各地藩王的*队也没有进京勤王,依然把也先打败了。由此可见,也先的瓦剌*,实在不是明*的对手。 而且,明*当时还有一招对付蒙古人的办法,就是分化处理。毕竟蒙古内部有多种各样的派别,只要对其进行分化,蒙古人必然会自相残杀。实际上,因为明*和脱脱不花接触,让也先害怕了,他赶紧撤*回去。 土木堡事变和北京保卫战以后,蒙古基本上就对明朝不再有威胁了。明武宗时期达延汗也仅仅和明朝摩擦了一下,并没有掀起浪子。这样一直延续到明朝结束,清朝把蒙古同化收复。 (参考资料:《明史》《蒙古源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cy/9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明成祖朱棣死因憋屈,南征北战战功卓越,结
- 下一篇文章: 朱元璋进行了八次北伐,朱棣五次北征,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