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607/4635657.html

末代信徒神学的主张

01:基本原则(下)

凯文.保森

(KevinPaulson)

译者:戴雄汉

原则三:上帝书面的勉言无需任何未受启发的解释

圣经警告说:“耶和华如此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耶17:5)。因此,依据属灵导师,牧师或学者的观点对任何教义或实践进行分析是非常危险的,无论这些思想或知识看来是多么博学或敬虔都好。

怀爱伦也提供了类似的警告:

学者的见解、科学家的推理、宗教会议的信条或议案、以及多数人的意见,都不应该作为证据,来确定或反对任何一项宗教的信仰。[1]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经典教义遗产的一个关键支柱是——不要对容易犯错之凡人的观点或传统抱有过分自信,无论这些信徒的历史如何悠久或受到普遍接受都好。耶稣警告那些“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的人(太15:9)。当我们完全依靠上帝的书面劝告作为我们的属灵权威时,我们总是最安全的(赛8:20;徒17:11)。

怀爱伦清楚地表明,我们无需学者向我们解释灵感的著作。用她的话说:

圣经并非专为学者写的,其实倒还是为平凡的民众写的。其中所有救人的大道,说得明如日午,只要人能遵从上帝明示的圣旨,不从自己的偏见,必能明白,不致迷误。

我们对于上帝的道,应当亲自去研究,不可把人的见证当作圣经的教训。[2]

当错误产生并被当作真理教导人的时候,与基督有分的人不会相信牧师所说的,而应像庇哩亚人一样,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3]

在另一份声明中她写道,与许多人类思想相比之下,上帝的圣言是至高无上的:

一句圣经上的话,是远比人的千万种意见及辩论更有价值。[4]

原则四:经验导向神学的危险

我们不能离开权威的问题而不加注意当代教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经验为导向的神学问题。有些人将这种现象描述为“传记成为神学。”近年来在复临信徒圈子中,许多与“末代信徒神学”相抗衡的著作被人所知,都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表明他们受到(如果不是更多的话)个人经验的影响,而不是客观地研究圣经和预言之灵的著作。[5]

无论是末代信徒神学或任何其它神学,或者崇拜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好,都不能基于某人的经验来断定对错。属灵问题必须仅根据上帝的书面勉言来决定(赛8:20;徒17:11)。怀爱伦在以下陈述中呼应了这一原则:

要让永生上帝的话解决所有的争端。当人将自己的聪明掺入到上帝真理的话语之中,对与他们争论的人发出尖刻的攻击时,他们就表明自己对于上帝灵感的话语没有神圣的敬畏。他们将属人的与属神的,圣与俗的混合在一起,贬低了上帝的话语。[6]

在接受任何道理或教训之前,我们应当查问明白,它是否以“耶和华如此说”为根据。[7]

在以下声明中,怀爱伦特别警告不要去相信个人经验作为属灵问题之指南的危险:

我们或许提出了最为清晰明了的事实,讲述了最为清楚的真理,有上帝的话为依据为要说服人心,然而他们的耳朵和心却关闭了,他们那令人信服的论点便是:“我的经验”。有些人或许会说:“上帝祝福我使我相信并做了我所做的,所以我不可能有错。”他们所依赖的乃是“我的经验”,圣经中最为崇高圣洁的真理因他们所乐于称作的‘经验’而被拒绝了。[8]

夏娃被那蛇诱骗,相信上帝不会照祂所说的去做。她吃了,还以为自己感受到了新的更高尚的生活,便把那果子拿给她丈夫。蛇曾说她不会死,她也没有因吃那果子感到什么不良的后果,没有什么可以解释为死亡,反而有一种愉快的感觉,她以为那就是天使们的感觉。她的经验与耶和华的明令相反,可是亚当却容许自己被这种经验诱入歧途。[9]

在上述声明中,她继续说:

面对上帝最为明确的命令,男男女女却愿随从他们自己的爱好,甚至胆敢为自己的做法献上祈祷,要说服上帝赞成他们的观点,允许他们违背祂明显的意愿。撒但来到这种人的身旁使他们受感,就像他当年在伊甸园里对夏娃所做的一样,他们动了动脑筋,就以为这是上帝赐予他们最美妙的经验。但真正的经验必定与自然律和神的律完全一致。虚假的经验则是与生命律及耶和华的律例相敌对的。[10]

在另一项声明中,她提供了以下清楚的警告:

我们万不可以为特殊的保佑或神迹的显现,就证明他们的工作和所倡导的理论是对的。如果人对上帝的话轻描淡写,而把自己的观念,感想和做法放在神圣的标准之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他们里面没有亮光。[11]

相信经验的见证作为教义真理之指南的最大的问题是,只有上帝知道人的内心(王上8:39)。当某人声称某个特定的神学对他们来说是或有或无的“作用”时,唯有上帝知道这些误解,经验的包袱或所珍藏的罪是多么影响我们的结果。(犹大和年轻的财主可能会说耶稣的神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作用”。)当我们用上帝的道来衡量经验(无论是我们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经验)而不是以经验来衡量上帝的道时,我们是最明智的。

什么是末代信徒神学?

那么实际上什么是末代信徒神学?

这种神学结构的大多数拥护者,例如作者本身,将这种教导总结如下:

1.罪与继承罪恶的本性(Inheritedsinfulnature)是不一样的。人类是通过选择而不是出生就成为罪人。

2.成为人类的基督像亚当的所有后裔一样,以继承堕落的本性(Inheritedfallennature)来到世上,包括堕落的激情,冲动以及荷尔蒙。这种本性被要求他也要降服于神圣能力之下与悔改的信徒相同。

3.基督徒得救的立场既包括称义和成圣,两者均来自于耶稣并且两者都不逊色于彼此。

4.称义既是宣称性的(Declarative)又是变化性的(Transformative)。

5.成圣是通过上帝的恩典与信徒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基督徒有能力过着无罪的生活。

6.圣经的赎罪过程包括五个阶段:(一)认罪;(二)被杀的祭品;(三)祭司对祭物之血的中保服事;(四)在一年一度(和所预表的真体)的赎罪日刻苦己心以及由此使生活从罪恶中得到纯净;(五)阿撒泻勒之羊的流亡。

7.善恶之争的中心问题是关于撒但的指控,即上帝的律法不能守,尤其是带有堕落本性的罪人更是不能守。耶稣以这种本性来到世上证明了这一指控是错的,从而为基督徒展示了祂所运用的神圣力量,他们也能借此过着同样的纯洁生活。

8.神圣历史中的末代基督徒将展示耶稣所证明的,就是证明人类在恩门时期结束后将不再有中保的情况下得以站立,在这场大爭鬥中最黑暗最艰难的时刻,通过上帝的大能过着与耶稣一样的无罪生活。

9.这种展示将在全球范围内并从撒但的指控中辩证上帝的品格,从而使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得以圆满结束。

我们的研究将思考以上各点,也将思考末代信徒神学的批评家们所使用的一些经文和怀爱伦的陈述作为其论据的方法,并将展示这些陈述如何与圣经/预言之灵一系列的主题相一致。

一个简短的历史

与某些人声称的相反[12],现在被称为“末代信徒神学”的结构(由上述信念所表示)并非主要是A.T.琼斯,E.J.瓦格纳和M.L.安菊生的独创观念。就这三位对于复临教会历史中在神学上的贡献发展和表达而言肯定是重要的,然而这些人决不能获得主要功劳(或该受指责,视个人观点而定),成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现今突出思想中的这一系列教义。

实际上,在当代人所共知的“末代信徒神学”主题从一开始就深深植根于基督复临安息日的教义和属灵DNA之中。诸如贝约瑟,[13]怀雅各,[14]斯蒂芬.赫士格,[15]D.T.波尔多[16]和W.W.普雷斯科特[17]在讲道和写作中介绍了该神学的关键方面。已故的赫伯特·道格拉斯在他的著作《耶稣为何等待》[18]中记录了很多这样的内容。道格拉斯在其后来的著作《路中的叉子》中记录了许多支持该神学的复临信徒。[19]

后来,著名复临教会思想家诸如W.H.布兰森,[20]年至年担任总会会长;赫伯特.道格拉斯,[21]马斯威,[22]丹尼斯.普里布[23]和J.R.祖尔彻[24]使这些教导成为他们事工的核心。祖尔彻年的著作《体恤我们》[25]以及拉尔夫.拉森的《道成肉身》[26]都证明了基督复临安息日历史的普遍性(贯穿整个世纪)都是持有基督堕落后的人性,成为末代信徒神学的特点。

已故的罗伯特.皮尔森(RobertH.Pierson),年至年担任总会会长,同样是这种神学的坚定拥护者,他写道:

上帝的末代子民要向世界展示耶稣的品格。他们将得胜如同祂得胜一样。他们将获得胜利,成为主人耶稣那些活着的信徒之代表。活出这种生命品格的能力都是来自于耶稣。我们只有靠着祂那归于我们(Imputed)和授予我们(Imparted)的义才能获胜。[27]

最近在复临神学学会(AdventistTheologicalSociety)的一次会议上,现任总会会长的魏泰德牧师被问及:“您对末代信徒神学有何看法?”[28]魏泰德在表述自己的答案时避免让别人来定义这个名词,并避免任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完全的想法,[29]魏泰德明确地回答道:

我们必须完全依靠基督和祂的公义,相信基督将通过祂的能力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能力使我们战胜罪恶(腓4:13;罗12:1,2)。否则基督教就没有力量。腓立比书2:5告诉我们:“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当我们将自己奉献给基督,并允许祂在我们里面动工并靠近祂和祂的圣言时,我们便可以从《基督比喻实训》中体会到那句优美的名言:“基督正热切地等候着要在教会中显示祂自己。当基督的品格完全地再现在祂的子民身上时,祂就要来接属于祂自己的人。”(第69页)。[30]

鉴于以上所述不足为奇的是,在对复临教会文学进行一个多世纪的考察之后,圣公会学者杰弗里.帕克斯顿(GeoffreyPaxton)被迫写在他的年《复临教会的筛动》之书中:

末代信徒的完全之理论靠近复临教会神学的核心。[31]

最近有两位历史学家——一位曾经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另一位带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背景却从未受洗,在这一点上也同样强调:

如果基督有不公平的优势,那么人们怎能效法祂的榜样过着完全的生活呢?由于怀爱伦曾建议完美主义是复临信徒的目标,因此问题尤为严重:“在我们的大祭司还在为我们赎罪的时候,我们应当追求在基督里得以完全。”她所呼吁的完全是紧迫的:“耶稣在再来时并不改变人的品格。这番变化的工夫必须在此时作成。”

在[爱德华]赫本斯塔尔[EdwardHeppenstall]之前,没有一位重要的复临教会作者否认完全的可能性。怀爱伦毫不含糊地说:“人子在祂的生活上怎样完全,祂的门徒在他们的生活上也当怎样完全。”[32]

毫无疑问,末代信徒神学既不是对也不是错,因为一些拥护者的缘故,这种主张在复临教会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候都是可能或局部可能。只有圣经和预言之灵才能确定任何信仰或实践,是属于真理或错误。但是从上述证据中应该清楚看见的是,这种结构不能被降级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历史边缘,就好像它主要是出于某种原因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家庭内发现不满或被边缘化之人的产物。我们回顾历史的证据清楚地证明了在教会中这种特殊神学在年代之前的普遍性,甚至占优势的地位,并且自此以后的许多本会主流学者和行*人员都接受了这一神学。

现在让我们转向该神学的第一个关键特征——它在人类罪恶本性上的立场。

[1]怀爱伦,《善恶之争》,第页。

[2]----《喜乐的泉源》,第89页。

[3]----《信心与行为》,第86页。

[4]----《教会证言》,卷七,第71页。

[5]参见雅德丽娜.安丽西,“末代信徒神学,第1部分:轮廓和问题”,年2月25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waluaa.com/awlacy/3613.html